另有隱情!為何古代男人都喜歡「娶14、15歲的少女」?3大「原因」曝光:無奈又現實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為什麼攻城時不直接用火燒?專家:不是古人傻

如果我們看過一些古代背景的電視劇,那麼就會發現,古人攻城打仗的時候,都會抬著柱子去撞門,或者用弩車、沖車等各種方式。我們都知道古代城門都是用木頭做的,那麼為什麼大家在打仗的時候不用火去燒城門呢?木頭怕火這樣淺顯的道理古人肯定是知道的,之所以攻城不用火去燒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城門都是用堅硬結實的木頭做的。因為城門在古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做城門的木頭往往都是到深山裡採伐那些百年巨木來做的,而且還會挑木質比較堅硬的棗木、榆木等木頭,奢侈一點的還會用鐵樺木來做原料。這樣的木頭防火能力非常強,再加上城門一般比較厚實,所以即使燒著了也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燒穿。有這個時間,仗沒准都打完了。

Advertisements

第二,防火措施非常嚴密。城門在修建好之後,還要經過防火處理這道程式,在城門上包上鐵皮、釘上粗大的銅釘。而且城門的前面一般都有護城河,要想接近城門必需要經過吊橋,並且城門洞裡都有預留的孔洞,這就是用來滅火的。經過這樣處理的城門,即使往門洞裡塞滿柴草,也一時半會兒燒不起來。如果敵人一旦防火,那麼門洞裡就會灌滿水來滅火。

Advertisements

在五代十國時期,為了更好地保護城門,甕城開始興起。翁成就是在城門外再修建一個半圓形或長方形的小城來保護城門。翁城的防禦能力是非常強的,即便敵軍進入了翁城,也會受到城牆上三百六十度的無死角射擊,簡直就是甕中之鼈,根本別想著靠近城門。

第三,燒城門不一定有用。古代作戰,一般防守方都是弱勢的一方。為了能夠更好地防守城市,守城方會用沙子和石頭把門洞填滿,這樣的話,即使真的把城門燒穿了,背後也會被砂石堵上。城門上方一般都有城門樓,所以在攻城的時候,防守方會佔據高位向底下進攻。來自上方的箭雨對底下的攻城方來說是很大的威脅。而且用巨木撞門要比用火燒效率高得多,所以敵軍在攻城的時候還是會首選撞門。

Advertisements


在歷史上,也有用火燒城門的實例,不過是一個失敗的案例。西元1561年,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吉祥聯合忠國公石亨在京師謀反,意圖謀害明英宗。由於謀反意外洩露,曹石二人不得不在夜間倉促起事,在攻打東安門的時候,石亨縱火燒門,意圖破門而入。但令他沒想到的是,東安門的守軍非但沒有滅火,反而給大火添柴,導致火勢越來越大,成功阻擋了叛軍的進入。


綜上所述,古人攻城的時候之所以不用火來燒門,是因為城門的防護非常嚴實,除了包上鐵皮,釘上銅釘之外,還會留出灌水的水槽,在城牆外還有護城河,所以用火燒門並不是最好的方式。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