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立即腸鏡檢查!40男「一天要去幾次廁所」竟是早期癌 小心「這樣的大便」預示著大腸癌的來臨

陳老闆,今年40出頭,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一天要去幾次廁所,偶有發現便中帶血,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癥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開始消瘦。


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決定去看看醫生,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不過,由於檢查的及時,陳老闆的尚屬於早期癌,經過手術治療,基本不影響自然壽命。


但令人遺憾的是,更多的人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據報道,我國消化道腫瘤早癌診斷率低於30%,也就是說,70%的人去檢查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


這是因為在我們所習慣的舊的就診模式里,一般都是在有了癥狀才去醫院看病,或是自己忍忍靠靠,或是去藥店買點葯,而往往等這些癥狀明顯加重,忍不下去的時候,都是已經到了晚期,所以臨床上我們也能看到好多病人和家屬都後悔沒有早點到醫院檢查。

Advertisements

任何疾病來臨前,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比如觀察大便的性狀、顏色、質地、次數等,對發現早期大腸癌就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什麼是大腸癌?

大腸全長約1.5米,分盲腸、結腸與直腸三部分,其中結腸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所謂的大腸癌,就是發生在大腸的惡性腫瘤。大腸癌在世界範圍內屬於第三大惡性腫瘤,70%的腸癌發生在直腸,近年來直腸癌比例逐漸減少,右半結腸癌比例逐漸增加。

與其它腫瘤相比,大腸癌預后好,是早期發現可以治癒的腫瘤,患者治療后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

所以了解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警惕癥狀及篩查方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防治結直腸癌起著重要作用。

Advertisements

出現這樣的大便,要立即腸鏡檢查!

大便,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生活問題,但不知是受什麼影響,很多人對其厭惡至極,避而不談,從來不想多看一眼,陳老闆的案例告訴我們,沖廁所前瞧一眼就是體檢,出現異常應該重視。


大腸癌早期很少出現明顯腹痛腹脹,反而觀察大便更易於發現:

當病變僅限於黏膜,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或僅僅出現大便習慣、性質的改變;

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會刺激腸道增加分泌粘液,即可出現大便次數增加,大便粘稠、不易沖走等癥狀;

也因為腫瘤佔據了腸腔的部分空間,使正常大便難以通過,亦可出現便秘,大便硬結,量少,大便呈條索狀,變細,甚至因為摩擦腫瘤表面出血,表現為大便中混雜有鮮紅色或暗紅色粘液。

腫瘤一旦破裂,還會出現拉鮮紅色血,高位結腸病變會有紅褐色血便。

Advertisements


出現以下癥狀時候,病情往往已經不輕了!

右半結腸因腸腔寬大,腫瘤生長至一定體積才會出現腹部癥狀,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貧血、疲勞、腹痛及腹部包塊。


左半結腸腸腔較右半結腸腸腔窄,容易引起腸梗阻,出現便秘、便血、腹瀉、腹痛、腹部痙攣、腹脹等。

直腸癌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便血、排便習慣改變,便血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不與成形糞便混和或附於糞柱表面,誤診為「痔」出血。


由於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誤診為「腸炎」或「菌痢」。

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性梗阻。


什麼人最可能會患大腸癌?

大腸癌既有環境因素,又有遺傳因素的作用。

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年齡>40歲;

長期煙酒史;

腸息肉史;

慢性腹瀉、便秘、便血史;

血吸蟲病、闌尾切除史;

精神刺激史;

家族腸道惡性腫瘤腫瘤史等。

炎症性腸病史(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