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被吼完」卻從不記仇?知道真實原因後 你就「不會再吼了」後悔:差點毀了孩子

不少回答讓人心碎。

「以暴制暴。」

「學會了冷漠。」

「心裡一種想死的衝動都有了。」

「為我貢獻了大部分的童年陰影,培養了我敏感懦弱優柔寡斷不愛說話的性格。」

我們一次又一次肆無忌憚地對孩子發脾氣,看似破壞性不大,但其實對孩子有著致命的殺傷力。孩子不僅僅和父母越來越遠,更是在性格上會出現非常負面的變化,甚至人格也會受到影響。


1、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奧利森·馬登在《一生的資本》書中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研究發現,人在情緒失控時,大腦一片空白。如果失控情緒過於強烈,大腦思維難以恢復,令其思維狹窄,自控能力減弱,理智分析受到抑制,情緒就暫時性地處於失控狀態。

Advertisements

情緒失控只需要幾秒,然而這幾秒中,你的口不擇言就可能成為毀掉孩子的那根稻草。


不將孩子當成情緒的垃圾桶

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發的脾氣其實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自己心中累積了太多的委屈和不滿,借著批評孩子的由頭,一股腦地發泄在孩子身上。

你的問題,憑什麼要讓孩子來承擔?作為成年人,讓一個年幼的孩子成為自己的情緒垃圾桶,是多麼可笑而可恥的事情。


Advertisements

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家有一條家規:如果子女犯錯,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懲罰方式,可由子女自己提出來。

孩子犯了錯,你的怒吼只能雪上加霜,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後果,知道錯在哪裡,如何去面,他才會改正。

所以發脾氣是沒有用的,我們要明白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2、不要將孩子推給一個人

主持人馬丁曾講,太太在坐月子時候,性格變化很大,從知書達理變成蠻不講理,有一次,甚至因為生氣,把魚湯扣在了電腦上。

兩人為此爭吵不斷,一度鬧到要離婚。妻子跟馬丁說:「你陪我坐一天月子,我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就一天就行!」


Advertisements

於是,馬丁發現,晚上老婆要不斷起夜餵奶,孩子哭了,要起來喂;喂完還得換尿布,孩子哭了就得不停哄,好不容易睡著了,不到一小時,孩子又哭了......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妻子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不到一天,馬丁就崩潰了,終於理解了妻子的辛苦。

男人們,不帶孩子不知道帶孩子的辛苦,總是以為孩子輕輕鬆鬆就長大了,卻不知道妻子在背後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多替你的妻子分擔一些,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成長。不要將全部重擔都放在妻子一個人的身上。


語言,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語言的力量,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

俞敏洪說過:「父母控制情緒,理性地跟孩子交流溝通,孩子一定可以養成心平氣和的情緒,這樣才能夠從容不迫地面對困難、挫折、失敗。」

就像泰戈爾有句詩: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又給你以光輝燦爛的自由。

不要讓孩子哭著求抱抱,而是微笑地扎進你的懷裡吧!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