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菸酒傷肝10倍!醫生叮囑:請馬上停止飲用「這類茶葉」 以為養生其實正在害你慢性中毒

  • 2025-05-23 15:04

你可能從沒想過,一種看似健康的茶飲,竟然可能比抽煙喝酒還傷肝,甚至毒性是它們的10倍。

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我作為醫生多年積累下來的真實觀察。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類「健康茶」的真面目,告訴你為什麼它該被第一時間踢出你的生活。

我們先從一個真實的病例說起。我有一位老病人,56歲,退休教師,平時不抽煙、不喝酒,飲食也算清淡,唯一的「嗜好」就是喝茶。

可偏偏就是這個「健康習慣」,差點把他的肝給廢了。他習慣每天泡一壺「降火清肝」的草本茶,自認為這是在「養生」,可幾個月後,突然出現全身乏力、噁心嘔吐、皮膚髮黃。肝功能一查,谷丙轉氨酶高得驚人,幾乎接近肝衰竭的邊緣。

我們追溯病因,飲食正常,無病毒性肝炎,也沒接觸毒物。最後鎖定的罪魁禍首,是他那壺每天都喝的「涼茶」。

喝茶也能喝出大問題?

是的,現在市面上不少「養生茶」「草本茶」「排毒茶」,其實就是肝臟的隱形殺手。

尤其那些打著「清熱解毒」「降火祛濕」旗號的涼茶、三黃茶、草本茶——看似溫和無害,實則暗藏「猛藥」。

裡面常見的成分如大黃、黃芩、黃連、板藍根、穿心蓮等,都屬於中醫里的「苦寒藥」。這些成分雖然在中藥中有明確功效,但藥三分毒,長期飲用,等於每天在「慢性服藥」。

這些「草藥茶」的問題,不在「喝一次」,而在「天天喝」。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工廠」,可它不是萬能的。每天讓它處理這些苦寒草藥,久而久之,肝細胞就會像機器一樣「過熱」,最終「燒毀」——這就是藥物性肝損傷。

根據《中國藥典》和《實用肝病學》中的研究,部分涼茶成分中的黃酮類、蒽醌類物質,長期攝入會造成肝細胞壞死,甚至誘發肝纖維化、肝硬化。這並非個案,而是有據可查的臨床現象。

為什麼「養生茶」反而更危險?

很多人會問:那市面上那麼多賣茶的,不都是健康的嗎?

這就是問題的根本。現代人對「養生」兩個字太盲目了。看到包裝上寫著「排毒」「降火」「疏肝理氣」,就以為是靈丹妙藥,殊不知背後隱藏的是「慢性自殘」。

關鍵是,茶不是藥,可現在很多茶卻偷偷加了藥。

我曾經在臨床上接診一位年輕女性,28歲,因月經不調、面色暗沉,在朋友推薦下喝了一種「調經養顏茶」,連喝三個月,不僅月經失調更嚴重,肝功能也出現了異常。

我們查了她喝的茶包成分,赫然發現有當歸、川芎、柴胡、丹皮等藥材——這些在中醫里,確實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氣的作用,但問題是,她並沒有醫生指導就長期服用。

藥不對症、長期使用,效果就可能反噬自己。

喝茶養生,怎麼就變成「慢性中毒」?

很多人把喝茶當飲料,一天幾壺不在話下。可是親愛的,你真了解你喝的是什麼嗎?

不是所有茶都適合天天喝。有些茶溫和,如綠茶、紅茶、白茶,適量飲用無妨;可一旦加了「清熱祛濕」的中草藥,再加上個人體質不適,就容易出事。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不是所有人都能喝「去濕茶」。體質偏寒的人,喝多了反而胃寒腹瀉;陽虛體質的人,喝了反而更疲憊。

而肝臟這個器官,最怕的就是「慢性刺激」。和酒精一樣,苦寒中藥中的某些成分也會通過肝臟代謝,產生代謝負擔,誘發炎症反應。

很多人不知道,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病率在國內逐年上升,排名僅次於病毒性肝炎。

某三甲醫院2023年肝病科公布的數據中,藥物性肝損傷中,約有17%的病例來源於「中草藥類茶飲」長期飲用。這並不只是老年人才會中招,年輕人盲目養生,反而風險更高。

想養生,能不能別瞎喝茶?

「以茶代藥」從來不是好主意。古人說「是藥三分毒」,你說你喝的是「茶」,可你喝的其實是「藥茶」。

真正安全的茶,是指那些不添加藥材的傳統茶葉。像龍井、碧螺春、普洱、白毫銀針,這些茶雖有保健作用,但不會對肝臟造成壓力。可一旦你喝的是「復方草本茶」,那就要警惕了。

醫生不是反對喝茶,而是反對不加選擇地亂喝茶。我們鼓勵大家喝水、喝茶,但得分清場合、辨明體質、掌握分寸。

尤其是以下這幾類人,真的要慎重:

肝功能不全者、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長期服藥者。

這些人群的肝臟代謝能力本來就較弱,一旦再攝入肝毒性強的茶飲,傷上加傷。

「煙酒的10倍」怎麼來的?不是嚇唬你

你可能覺得「嚇人」,但我必須說清楚,某些草藥茶之所以說比煙酒更傷肝,是因為它的「隱蔽性」和「累積性」。

香煙和酒精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不容易忽視;可草藥茶的風險,是「你以為它健康」,每天喝、月月喝,直到有一天肝功能報了警,你還一頭霧水。

煙酒的傷害是顯性的,藥茶的傷害是潛伏的。

根據《中國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023年版)》的統計,某些草藥類物質的肝毒性可以在短期內造成肝細胞壞死,其毒性作用可達酒精的若干倍,甚至導致重度肝炎和肝衰竭。

所以這不是聳人聽聞,而是實打實的警告。

到底哪些茶該立刻停?

我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草本茶,有些確實有臨時調理作用。但下面這些「天天喝」的茶,你可得小心:

三黃茶、穿心蓮茶、板藍根茶、清熱去濕茶、排毒養顏茶、調經茶、苦丁茶(高濃度)、自配中藥茶包。

很多人說:「我喝了半年都沒事。」可肝損傷往往是「無聲的兇手」,等你發現,已經遲了。

我的建議是——不喝來源不明、成分不清、用途不明的「草本茶」。

養肝的方式多了去了,何必拿茶冒險?

想養肝,不是靠一杯茶就能解決的。真正好的習慣是:

作息規律、少油少糖、不過量飲酒、適當運動、定期體檢、情緒穩定。

這些看起來「老生常談」,其實才是王道。比起被所謂「排毒茶」忽悠,不如每天睡好覺、少生氣、飯吃七分飽。

喝茶可以,但得喝對茶、喝適量、喝得清醒。

別讓「養生」變成「傷身」,這是醫生的忠告

我說這些話,不是為了賣茶,也不是想嚇唬你,而是希望你:在「喝什麼」上,多一點判斷力,少一點盲目跟風。

朋友圈裡發的「排毒茶好神奇」、短視頻里說的「神奇草本茶能美容」……請你冷靜想一想,如果真那麼神奇,醫院早都用上了,哪還輪得到網紅推薦?

健康,是一場長期的修行,不是靠哪一壺茶就能搞定的。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國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023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誌,2023,31(8):573-587.

[2]鍾雪梅,陳敏,凌雅韻,等.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合併肌少症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25,36(06):732-736.

[3]李娜,張志遠.中草藥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傷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24,30(10):189-195.

來源:toutiao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