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百萬高薪工作!北大學霸夫妻「隱居深山27年」 富豪同學「得知近況後」號啕大哭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曾經有一對令人羨慕的北大學霸夫妻毅然斷離優渥的工作,隱居深山27年。

和泥築屋,耕牧種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們只為獨守內心的那份清凈,脫離世俗的紛紛擾擾。

27年後,富豪同學前來探望,觸景生情,嚎啕大哭,求著他們回到城市中。

北大夫妻不為所動,但那年,固執的他們還是漸漸回歸了社會,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天賦異稟,改變命運

王青松,是一名河南洛陽人,世代家族都是普通農民,終日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周遭的環境,讓王青松早早地在心底埋下了一顆改變命運的種子。

憑藉著驚人的天賦,王青松高中畢業後隨即考進了機要局,成為了一名幹部。

這是他從黃土地邁向廣闊世界的第一步。

在機要局裡,王青松沒有絲毫的懈怠,工作績效十分突出:每天能夠驚人地記住五百多個電話號碼,並且每一位數字都能對號入座。

單憑這一點,就讓王青松成為了機要局轟轟烈烈地風靡人物。

然而,在機要局漸漸穩定下來的他並不滿足於這樣的現狀。

1977年,中國剛剛恢復高考,知識改變命運的號召,燃起了王青松的求學夢。

每日工作的空閑之餘,王青松就會翻閱書本。

他並沒有覺得累,反倒是自得其樂地沉浸在了知識的探索中。

1979年的那個夏天,自學一年有餘的王青松義不容辭地參加了高考。

一個月後,王青松收到了頂尖學府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國政系的一名大學生。

那個年代的大學生都是稀有的存在。這一年,22歲的他又一次改變了自己命運的風向標。

燕園裡,濃厚的學術氛圍塑造了他寬廣的眼界與獨特的思想。

但另一層面上,家庭並不富裕的他,開始渴望著今後有一份能夠帶來高薪的工作。

本科即將畢業的王青松聽聞法律這門專業未來會非常吃香,轉而攻讀了北大法律系研究生。

碩士才剛剛畢業的王青松就被本校聘請為教授,職場上,他顯然是平步青雲。

留校任教的王青松,每日穿行於北大的校園內,留給別人的是終日西裝革履,成熟穩重的體面模樣。

從大山中成功走出的王青松,繼續帶著優秀的光環日復一日地在北大從事著研究與教學。

本以為王青松逆天改命的人生已經漸漸趨於平穩。

然而,沒幾年,對這份工作開始輕車熟路的他,又開始不安逸於現狀了。

開展副業,遇見愛情

1985年「養生熱」的爆發之際,王青松盯上了眼前的機遇,開辦起了養生講座。

很快,本就在校園裡有著大名氣的王青松,吸引了眾多北大學子加入了養生的隊列。

意外的是,王青松還因此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當時,座無虛席的教室里,王青松一眼便注意到了人群里氣質突出的張梅。

張梅是北大外國語學院剛剛畢業的高材生,與王青松的選擇一樣,留在了北大任教。

但沒想到的是,只是來養生講座湊熱鬧的張梅,竟然也被王青松舉止之間的從容睿智深深吸引。

隨著時間的推移,二人漸生情愫。在相處的過程中,他們相談甚歡,彷彿絲毫不受年齡的影響。要知道,張梅比王青松小了整整一輪。

此後,北大的校園裡,出現了一對令人羨慕的情侶。不到一年,情投意合的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成家後的王青松與張梅更加勤勤懇懇。

他們在教學之餘用心經營著講座的生意,儘管每場講座他們只收每人20元/次(約90台幣)的進場費,但架不住時代的熱潮,大批群眾的湧入,讓王青松夫婦在短短的幾年裡賺的盆滿缽滿。

本以為王青松會手握財富,過著一輩子豐衣足食的安穩生活。

然而,他依舊沒有滿足,想要在學術上繼續深造。

就是這一決定,再一次改變了王青松往後的命運。

風華正茂,隱退深山27年

第一年,王青松選擇考取湯一介教授的哲學系博士,明明以名列前茅的成績入圍,卻被學校通知不予錄取。

而第二年他考回自己專業的法學系博士依舊以失敗告終。

兩次沉重的打擊讓王青松失去了信心。

而養生的熱潮也終究不會永遠停留,財富之路驟然被切斷了。

無獨有偶的是,妻子張梅也遭受了同樣的境遇。

明明有著出色的學術與教學能力,卻連續五年都沒有被評為講師。

在北大的不如意,讓他們萌生出辭職的想法,走上了另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

有一天,在所有人的觀念里擁有著優渥的工作、幾百萬財富的人生贏家——王青松夫婦,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里。

1994年,王青松夫妻二人花了20萬(約90萬),在北京和河北交界處的一處偏遠大山中承包下了2500畝的田地。

原來他們毅然選擇離開喧囂的城市,是想一輩子與世隔絕的隱居在這片大山裡!

「不為別的,只想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在深山中看看詩書,再養育一個孩子,擺脫世俗,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一輩子這樣,足矣。」他們的內心充斥著這樣的想法。

這裡沒電、沒網、沒交通,除了王青松夫婦,連個人煙也沒有。

他們靠著智慧與雙手,構建起了自己的家園。

起初是搭建需求最迫切的房屋,再到製作起務農的工具,然後安裝起石磨,養了很多牲畜。

他們還種了很多別人不愛種的紅玉米、高粱,旱稻子作為糧食,以及蘋果樹、桔子樹這些易於養活的果樹。

憑藉王青松夫婦的努力,一個純天然的生態鏈就這樣構成了。

傍晚王青松餵豬,張梅就在旁邊磨碾子;

住自己搭的小屋,吃自家收穫的粗糧餅;

用草木灰、皂莢洗衣服,用鹽水代替牙膏刷牙,用自己種的高粱桿做筷子,一切都是自給自足。

放慢生活節奏的他們白日里坐看雲起雲舒,靜看花開花落。夜裡,兩人緊靠地坐在搖椅上看一整夜流星的劃過,獨守那份清靜。

他們彷彿身體力行,告訴在繁華城市激烈競爭的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兒子的降生,多了幾分憂慮

多年後,王梅懷了孕。就連他們的兒子都是王青松親自接生。

王青松夫婦想給愛子「小宇」創造一個純凈無污染的成長環境。

即便後來聘請了幾位工人,他們依然維持著在深山裡養成的苛刻的潔癖,規定雇傭的工人不得抽煙,產生的垃圾也要自己帶出去。

一家人只吃沒有農藥、絕對純天然的瓜果蔬菜。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兒子「小宇」,沒吃過葯也沒打過針。

在深山裡待慣了,小宇也順應了原生態的生活,他識得五穀,知道四季更替,漸漸地就連放牲畜都變得那麼得心應手。

別看他還很矮瘦,嗓音卻很洪亮。

一聲吆喝,方圓幾公里散落分佈的100多隻綿羊,立馬齊刷刷地就聚集了起來。

此刻,還會伴隨著小宇樂呵呵的笑聲。

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宇還是很享受和動物相處的過程的。

北大夫妻的孩子,就這樣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大山裡的孩子」。

儘管王青松與妻子過得十分安寧幸福,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孩子來說卻越來越格格不入了。

小宇在度過了無憂無慮的七年後,緊接著面對的是學齡的教育問題。

雖然王青松夫婦每日都會有意識的教授小宇文化知識,但曾經身為老師的兩夫妻很快的察覺到了問題,僅僅靠家庭的教育是缺乏體系的。

他們發現聰明的兒子對課本上的很多東西都充滿著巨大的好奇,這些東西是深山裡不曾有過也不會有的東西。

小宇每每纏繞著他們追問個底朝天時,王青松夫婦都會從最初的極力解釋,漸漸轉變為最後的沉默。

更有一點讓他們感到愧疚的是,他們發現小宇對於人際關係有著非常陌生的概念。

繼承了父母優良基因的小宇,雖然天資聰慧,但由於封閉的環境,七歲的他還從未見過大山之外的世界。

當他看到書本里一群小夥伴聚集在一起做遊戲的時候,顯露出極其驚訝的表情。

在小宇的腦海里,大山即是世界,這裡只有青山綠水、成群牛羊以及自己的父母啊。

社會教育的缺失讓王青松夫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一方面他們認為孩子是有自由權的,不能替孩子做出一輩子隱居大山的人生選擇,小宇從的出生、成長、生活從未離開過這個「桃源島」,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太過虛擬了;

另一方面,他們過了整整27年長期與世隔絕的生活,內心的充實和安寧讓王青松夫婦懼怕著外界浮躁的社會,他們也擔心著兒子會無法適應。

兒子的降生,著實給他們帶來了幾分憂慮。

富豪同學痛哭,為子回歸社會

日子不疾不徐地過去,王青松一家在深山裡整整待了27年。

27年後,一位王青松曾經的北大富豪同窗,無意中打探到了他們的消息,不遠萬里摸索著來到這片無人問津的山林里,只為探望王青松夫婦。

一見面,這位富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嚎啕大哭。

他看到曾經叱吒風雲的北大才子,如今成了沒錢、沒權、沒職稱的三無人員。

眼前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布滿密匝的凍痕的手的農夫,以及皮膚粗糙、不加修飾、全身沾滿黃土的農婦,完完全全就是一副地道農民的樣子。

哪能想到,二十幾年前的他們,是條件優渥的北大教師啊。

富豪同學看著此情此景飽受感染,他哭著向王青松喊到:「你這是想不開嗎,你缺多少錢我都可以給啊,不能讓一個高材生活活遭這樣的苦啊,今天我就帶你們逃離這裡,以後有任何困難,都可以與我聯繫」。

王青松謝絕了富豪的所有好意,他明白外人不會理解自己內心的富足與他對外界世界的藩籬。

不過2011年末,王青松夫婦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最終決定為了孩子,漸漸恢復了與世俗的聯絡。

科技的發展,社會的巨變。

回歸後的王青松夫婦猶如孩童般不知所措。

他們感受著網路的神奇之處,體會著不可思議的數字支付,還有領略著如今巨變後車水馬龍、燈光通明的二環路......

所有的所有一齊湧入王青松夫婦倆的腦袋裡,讓他們感到彷彿置身於虛幻的世界,可雖然迷迷糊糊卻又是觸手可及的真實。

他們與兒子一起學起了電腦。聰慧靈活的兒子不僅沒有對這個新奇的世界產生任何的抗拒,反而是興緻勃勃的接受著一切新事物。

對於王青松,他則表示網際網路確實是個好東西,但對我來說還有些難,不過相信不出三年,可以重新適應社會。

總結:

有的人用盡全力從農村出來,只想在城裡有一落腳地;有的人用盡全力逃出城市,感受大自然洗滌心靈般的寧靜。選擇了後者的王青松夫婦逆社會方向,勇敢的遵從了自己的內心。

儘管他們為了孩子走出了凈土,但也是一場看盡山川星空,享受內心自由富足後的華麗回歸。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