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休息一天!82歲阿婆「擺攤8年」替兒還債405萬 生前最後歲月「登上熱門」唯一心愿已成遺願

01

這煌煌盛世之下的芸芸眾生,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活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另一種是既愧於天地,也愧於父母,恰好成為前者對立面的極端。

在上海黃浦區局門路,賣油墩子的阿婆,胡兆翠走了,這個消息一度衝上了熱搜。

或許,很多人並不陌生這個名字,因為阿婆曾在幾年前紅遍整個上海,她便是我們所說的,一生不愧於天地,活得堂堂正正之人。

靠著一個賣油墩子的小攤,阿婆用了8年時間,還清高達90萬的債務(約台幣405萬)。

本該是安享晚年的年紀,她卻拖著年邁的身體擺攤還債,八年以來,風雨無阻,從年初到年尾,一天都不敢休息。

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歷經過世事沉浮,萬事萬物早已看淡,為何會欠這麼多錢?

一切,還要從十年前說起。

02

鏡頭回到十年前,那年,阿婆已經72歲。

她年輕時也曾風光過,有著較為不錯的工作,退休以後還有退休金拿,晚年生活愜意又清閑,是真正的頤養天年。

她人生的轉折點,從小兒子和兒媳雙雙失業下崗開始。

兒媳不願接受現實的落差,悄悄跑了,再未回來,小兒子黯然神傷,或許是迫切想要證明自己,被人哄騙著去做生意。

做生意的本錢,是他逼著自己的老母親賣房換來的。

結果可想而知,生意做得一塌糊塗,倒閉以後已是傾家蕩產,還額外欠下90萬(約台幣405萬)

這個數字,放在如今也讓人感到窒息,何況是十年前?

按常理而言,這筆債是小兒子所欠下的,和他的老母親無關,但小兒子因此再次遭受沉重打擊,患上了重病,徹底喪失勞動能力。

常聽村裡老人感慨,錢財最能考驗人心,也最能試探人心。這話一點不假。

因為這件事,阿婆的女兒也離她們遠去,七年都不曾打過一個電話回來。

但債主們顯然不會考慮這些問題,他們衝到阿婆那個只有9平米大的門衛室隔間里,用盡招數,想方設法地追債。

最後,阿婆將退休金的卡押給他們,即便這樣,卻仍然是杯水車薪。

試想一下,一個正常的高齡老人,沒有自己的房子,唯一的生活來源就是退休金,兒女又雙雙棄自己而去,面對壓根不是自己欠下的90萬債務,會怎麼辦?

有人會選擇哭窮賴賬,有人即便想還,也是有心無力,而這位72歲的阿婆則選擇了最難的一條路,自己拖著年邁的身體打工,替兒子還債。

於是乎,弄堂里便有了一個名為「阿婆油墩子」的小攤,一個簡陋的小推車,便是這個小攤的全部。

想要靠著如此簡陋的推車還這筆債,在常人眼裡是簡直是痴人說夢,然而我們終究是低估了時間之強大,以及人的決心之強大。

03

阿婆年輕時曾在各種單位里做飯,有著一手好廚藝,受益於此,小攤雖然簡陋,卻因為味道極佳引來顧客無數。

隨著時間推移,小攤的名氣越來越大,回頭客也越來越多。

但阿婆不敢因此而懈怠,她的還債之路走得很艱辛,每天堅持出攤,風雨無阻,她總在那裡忙活著,阿婆的老伴圍在她身邊打下手,幾乎不敢休息一天。

有時阿婆病了,發著高燒,也會強撐著出攤,平時身體有哪裡不舒服,她也不捨得到醫院裡看病,能忍則忍,不能忍就尋找最為便宜的法子將就著。

這是一種連年輕人都難以忍受的辛勞。

附近的居民以及常來光顧的食客們,幾乎都知道阿婆背後的故事和艱辛,有人實在看不下去,感慨了句:老來苦才是真的苦。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瞬間戳中阿婆的淚腺,手裡的工具怦然落地,鏡頭下她掩面而泣的樣子,催人心碎。

後來媒體循跡而來,報道她的故事,拍攝她的晚年,迅速讓阿婆的攤子火遍整個上海,食客轟然劇增,排起百米長隊。

有人變著法子安慰阿婆,也有人不惜驅車數小時前來品嘗,為阿婆捐款,曾數次扔下幾千塊錢,但固執地阿婆從不肯白拿人家東西,拒絕一切捐款。

她說:「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都是辛辛苦苦掙來的。」

這種固執到讓人心疼的信仰,既是她不肯接受捐款的原因,也是她一大把年紀也要出來擺攤還債的原因。

最後,是當地一位好心的店家老闆,在自己的店旁邊,硬生生隔出些許空間,免費給阿婆使用,這才使得阿婆不用再受雨雪之苦。

將難能可貴的平凡人的故事,平鋪在鏡頭之下,將千萬人的愛心和溫情,匯聚成汪洋大海,為市井裡的煙火氣息增添一份溫暖,為身處困境的人提供一份可能性。

這便是媒體的力量,也是媒體存在的意義。

04

四年前,有媒體對阿婆進行回訪,鏡頭前,阿婆笑得特別燦爛,因為那筆讓人窒息的債,再有兩年她就能還清了。

她一直有個心愿,想等還清債不用擺攤后,和老伴到北京看一看,玩一玩,然後找個清閑的地方養老。

再後來的故事,是在阿婆離開后,由阿婆的老伴補充完整的:

十年以來,兩人一直居住在那個只有9平方米的隔間里。

阿婆的身體其實一直都不好,只是一直在帶病強忍著疼痛出攤,後來實在吃不消時,不得已才將店關了,最後在醫院住了兩個月,前些日子走的。

用了八年的時間,那筆債務如今也基本還清了,以後,上海也不會再有「阿婆油墩子」了。

遺憾的是,她還是沒能去成北京,她這一輩子,別說是飛機,就連火車也沒坐過。

這樣樸實而簡單的願望,直到她撒手人寰,也沒能實現。

留給我們的,只有一聲嘆息。

但我仍然相信,沉睡的是軀體,不滅的是精神,阿婆用生命里的最後十年歲月,將「信義」和「執著」詮釋得淋漓盡致。

她處在清貧之中,卻從未放棄過優良品行,生活雖然落魄,但在外人眼中,她卻比任何大富大貴之人都要活得體面,活得高貴。

同時,也為世間所有人深深上了一課:

生而為人,信義為天,勿忘心安。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