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傳奇奶奶!丈夫離去鬱鬱寡歡「60歲學寫字」75歲創作 6年出5本暢銷書「人生從老年開始」

那時張愛玲已經是作協會員,平時很忙,根本沒空寫,讓她自己寫。她說:「娘,過去經歷的各種事情,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有體會。別人寫不出你那種感受。」

姜淑梅一聽,有道理。再說自己現在又識字,寫就寫,寫不好大不了自己看著玩吧。

但從哪開始寫呢?女兒說,平時怎麼跟別人講故事,就怎麼寫。

聽著容易做時難,有時,一天還寫不了一句話,只寫幾個字。就這樣,每天攢一點,像砌磚牆一樣慢慢往上壘。

除了一天睡四個小時,她剩餘的時間都在寫作。

寫戰爭時代的生活,闖關東時的「購票證」,她和沒見過面的丈夫去領「結婚證」,她丈夫如何離開世界,她的父母雙親……

寫父母的時候,姜淑梅像著了迷,越回憶細節越深刻。

那種感覺就像,剛開始只是想找一顆珠子,最後抓出來,卻是一串項鏈一樣。她跟女兒講:「我想起你外婆、外公活著的時候了,每次回憶,他們好像就站在我對面和我說話」。

Advertisements

女兒說,「他們在你的文字裡重新活了一次。」

姜淑梅寫順手後,對自己要求越來越嚴格。她說:」我一寫就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我不想說廢話,要是用兩個字能說明白這個事,我絕對不用三個字。「

有一次,姜淑梅寫了一個故事,起名叫闖關東,結果被張老師連續批評,返工了三遍。

Advertisements

那幾天,女兒每天六點多起床,都能發現在那點著檯燈,返工作品的老母親。

漸漸地,姜淑梅想起的越來越多,細節也刻畫得越來越好。

在單獨成了一篇故事的《大宿舍》裡,姜淑梅用寥寥幾筆就將大家擠在一起睡的場面描寫得活靈活現,連張愛玲這個專業作者都讚口不絕。

在所有故事裡,寫作最艱難的就是《挨餓那兩年》這一篇。

她用第一人稱描述了自己和兒子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糧食短缺,被婆婆不公平對待的事。那段時間的痛苦經歷,連回憶都需要勇氣。

有人勸她別寫了,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姜淑梅:「不行,不行,我得寫下來,我自己的難事我得寫下來,叫我的孩子知道我是怎活過來的。」

經過半個月的痛苦堅持,姜淑梅終於寫完了《挨餓那兩年》。女兒看了之後說:「媽,我只知道你過去很苦,沒想到這苦比我想象得還痛苦百倍。」張愛玲把這篇故事放到部落格上,很意外,有很多網友關注並留言。

Advertisements


網紅作家和傳奇奶奶,是歲月和時代最好的饋贈

最先關注的是《讀庫》特約審校馬國興。

他知道挨餓年代的歷史,但他從姜淑梅的故事裡看到了更生動的細節——在山東因為挨餓,四年生理期沒來。

在東北吃飽了,三個月就正常了,生了二兒子——集市上大公雞和榆樹皮價錢一樣,沒人會買公雞,因為買後去毛去骨,損失大,榆樹皮可以多吃幾天。

Advertisements

在馬國興看來,歷史需要個體的感受,而姜淑梅的記憶是帶著體溫,甚至辛酸的。他把姜淑梅推薦給了《讀庫》。

2013年《讀庫》發表了她的文章,付了3000塊稿費。老太太高興得幾乎一宿沒睡覺,「我寫的東西還能發表?」

姜淑梅寫後輩們不知道的事,寫自己深埋心底的事。她原本只想把這些文章訂成本子,給子孫們看,讓他們知道老一輩的苦。沒想到居然發表了!

「還能出書。」女兒鼓勵她。出書,她想都不敢想。

姜淑梅覺得,自己能活到今天,能一訴衷腸,有人聽,就已經很滿足了。做人要知足,至於出不出書,就隨緣吧。

有一天,母女兩人在沙發上聊完天,張愛玲回房間打開部落格,看到一條留言:您好,我是出版社圖書編輯陳亮,想給您母親出書。


張愛玲喜出望外,慌忙把這個喜訊告訴母親。此時姜淑梅像個孩子一樣跳起舞來。

Advertisements

歡快之餘,她拿女兒批改多次的書稿,兩人再重新校對。

張愛玲負責電腦輸入,姜淑梅核對細節。就這樣,76歲這年,她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書《亂時候,窮時候》,發行了六萬冊,加印了八九次,印了近8萬本。一時間成了家喻戶曉的「網紅奶奶」。

成名後的姜淑梅並沒有閒著,她接著收集民謠,採訪年代久遠有價值的民間故事,出版第二本書,第三本書……堅持到今天,82歲的她,已經出版了5本暢銷書!

姜淑梅曾笑著自我調侃:「沒想到,老了老了,像辣椒一樣紅了。」她說,她最感謝的就是這個時代。以前想都沒想過老來還可以讀書,寫作,甚至出版。

還能站在舞台上,給觀眾講過去的故事。如果不是生在了好時代,有了網路,她不可能實現她的夢想,更不會活得有滋有味。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