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去年剛病逝!86歲老翁堅持「與亡子女友結婚」 女兒得知「怒砸家門抗議」:我要守住媽的遺產...
不過,標叔聲稱蓋房子的錢,有7萬多(約新台幣30多萬)是來自於村里的土地補償款,有5萬(約新台幣22萬)是他向親戚借的,這一說法與覃女士的說法有出入。覃女士同時也否認與父親有身體接觸導致他摔倒送院。
目前,標叔想將亡妻名下的兩個房屋,即其正在住的兩層半高的自建房,以及旁邊的一個約100平方公尺的鐵皮屋過戶到他的名下,不過覃女士對此堅決不同意。 「反正我現在必須要保住這些房產的,如果是房子是他名下的,我相信他早就給了那個女的了。」
Advertisements
王女士:「我只是希望叔叔可以安享晚年」
「其實很早以前,標叔女兒就已經說我控制標叔,想要他的財產,但我壓根沒有這樣想過。」王女士告訴廣州日報記者,老人所住的房子不但是違建房,還屬於村里的宅基地,外人之間根本沒辦法流轉。王女士說,相反的,是覃女士一直惦記著老人的房子,在她哥哥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想聯合哥哥一起將老人送到養老院,然後把房子出租,但她的哥哥沒有同意。
王女士說,標叔的確在他的房子裡為她留出了一個房間,但目前她已經搬離了該房子,但只要標叔有事一打電話,她便會馬上趕來,或者給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忙。
王女士坦承,她與標叔確實已經登記。這是因為,她知道老人一直很抗拒到養老院居住,所以她想著如果自己可以和標叔有夫妻的名分,作為他的監護人,就可以避免他被送到養老院。
Advertisements
「有一次,我還看到覃女士還拿著斧頭砸門,那場景真的很嚇人。」王女士說,老人患有高血壓,本來身體就不好,現在被女兒不斷上門鬧事,對他的身心都已經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 「老人家要求很簡單,能安穩地生活,口袋裡有些零用錢就行了,但她女兒連這點小願望都不能為父親實現。」
「別人不理解我的做法,包括我自己也不理解自己。」王女士說,她知道有人會懷疑她的動機,但自己和標叔相處了一年多,有了親人的感情,登記只是為了幫助老人擺脫困境。 「我並非想要名分,他的財產我也從來沒有想過,我只是希望叔叔能夠安度晚年。」
Advertisements
村委會:「10多次調解均未能化解雙方矛盾」
東海村委會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為了處理此事,村委、婦委、公安、駐村律師以及龍江鎮婦聯已經先後組織10多次調解,但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些調解最後均以失敗告終。
標叔的訴求主要是女兒要協助辦理房產過戶,女兒不能再干擾他的正常生活等。而村裡給的調解意見是:老人無權阻止女兒回家,應該至少留一把鑰匙;適當接受女兒的建議,不能太相信外人。覃小姐方面,也要盡自己身為女兒的義務,不能再以暴力的方式去嘗試解決問題。
Advertisements
而對於老人辦理房產過戶的要求,村委會方面表示,因為房產目前在標叔亡妻名下,只要覃小姐同意,標叔辦好公證等各種法定手續後,村委完全可以協助其辦理過戶手續。
Advertisements
專家剖析:事件反映老人心理危機與關懷缺位
國家二級心理諮商師曾缽茹指出,從個體層面看,標叔在經歷喪子之痛後,當子女關懷缺位時,老人會本能地將生活照顧者轉化為精神支柱,這種依賴關係極易異化為非理性信任。而女兒覃女士的過激行為,是陷入「財產守護者」的身份困局。王女士其異於常理的與老人的登記行為,也引來了社會異樣的目光。
在這起家庭糾紛中,年事已高的標叔無疑是最大受害者。對女兒而言,需清醒意識到暴力手段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面對父親明確拒絕入住安養院的意願,女兒應以書面承諾形式保障其居住選擇權,實際消除老人的不安情緒。
對王女士來說,需以更理性的方式協助標叔處理家庭矛盾,推動雙方面對協商,尤其要在財產處置等核心議題上促成建設性對話。
Advertisements
律師說法:婚姻受法律保護權利與義務對等
廣東寶慧律師事務所律師藺存寶表示,標叔與王女士的婚姻符合自願登記要件,即便存在財產動機質疑,其婚姻效力仍受法律保護。同時需要明確的是,王女士不僅只享有繼承權等權利,更有履行扶養老人的義務。若其消極不作為,標叔可向法院起訴要求其支付必要扶養費用,情節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甚至會構成遺棄罪。
在雙方都非常關注的房產歸屬的問題上,登記於覃女士已故母親名下的房屋,經析產後標叔實際持有5/6產權,即使宅基地流轉受法律限制,其也可通過贈與或遺囑自主處置所屬份額。也就是說,目前作為直系親屬的王女士,在標叔同意的情況下,取得標叔的房產份額是法律允許的。但是,如果王女士明確表示不在乎老人的房產,可以透過書面聲明放棄繼承,則更有助於解決對方疑慮和緩和矛盾。
Advertisements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即便對建房存在出資的情況,覃女士多次打砸行為已涉嫌違法,如數額超過一定程度或者造成嚴重後果,她甚至要負上刑事責任。
化解此類夕陽紅婚姻引發的家庭衝突,關鍵在於回歸法律框架——子女應正視老年人婚姻自由權,理性對待財產爭議,激烈對抗不僅加劇親情裂痕,更可能觸碰法律紅線。如雙方在調解組織介入下仍未能解決爭議,則可訴至法院,雙方依法律判決履行,既保障老人晚年安寧,也維繫基本家庭倫理秩序。
感覺這局很難解了⋯⋯。
資料來源: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