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為自己著想!去買手搖飲「最好別加這5種配料」:連老闆自己都不喝
現在的孩子放學不買零食,全奔手搖店了。

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手搖店的生意經,都藏在所謂的「個性化」中。
走進任何一家店,菜單上的配料表都長得像密碼本:珍珠、椰果、爆爆珠、布丁、燒仙草......
Advertisements
少則十幾種,多則二十多種,難怪同事小王每天點單都要研究十分鐘。
這種自由搭配的魔力,讓大家對於手搖這種便宜口感又好的東西非常上頭。

Advertisements
舉個例子。
上周公司下午茶,行政姐姐在群組發點單連結,二十多個人的訂單,沒有一杯是重複的。
看著外賣小哥抱著滿滿一箱手搖進門,突然理解為什麼有人說:手搖店賣的不是飲料,是成年人的定製快樂了。
不過,這看似豐富的配料表,藏著很多坑。
01
前幾天去朋友的手搖店幫忙,朋友偷偷告訴我:你看那些銷量高的配料,其實貓膩最多。
說著遞給我一杯她自己喝的手搖,裡面只有紅茶和鮮奶。
她說:有五種配料,自己從不加,你看了製作過程就明白了。

Advertisements
(1)會染色的爆爆珠
第一次喝爆爆珠,是在一家網紅店。
咬破那顆粉色小球時,酸甜的草莓汁在嘴裡炸開,當時還感嘆科技真神奇。
直到朋友拆開一袋芒果味爆爆珠,我才發現真相。
透明的小球泡在橙色液體,配料表前三位是海藻酸鈉、乳酸鈣、食用色素。
這東西就是用化學試劑做的,朋友用勺子戳破一顆,說:你看這顏色,跟實驗室的染色劑似的,小孩吃多了指甲都會變顏色。
(2)越嚼越黏的珍珠
以前總覺得珍珠是手搖的靈魂,QQ彈彈的口感讓人上癮。
當我看到製作珍珠的原料袋時,我愣住了。
袋子上寫著「木薯粉+食用膠」,旁邊還有一小包紫色粉末是色素,彩色珍珠都要加這個。

朋友煮了幾顆原味珍珠給我看,煮熟后變得透明發亮,咬下去卻異常黏牙。
因為木薯粉本身難消化,為了讓它更有彈性,很多店會加明膠。
(3)跟椰子沒關係的椰果
作為椰果愛好者,我一直以為它是從椰子里挖出來的果肉。
直到朋友給我看了椰果的生產影片。
幾個巨大的不鏽鋼罐里,褐色的液體冒著泡泡,上面漂浮著白色的塊狀物。
「這是醋酸菌在糖水發酵的產物。」
而且為了有椰子味,會加椰子香精,跟真椰肉沒半毛錢關係。更讓我震驚的是質檢報告,裡面防腐劑含量,比罐頭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