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牙齒是「糖尿病報警器」 出現4大異常「血糖恐徹底失控」
你可能沒想過,嘴裡的那幾顆牙,其實早在偷偷「告密」你的血糖。牙齒不疼、不癢就代表沒事?但是有些人一笑,露出的或許不是牙齒,而是「血糖警報」。
Advertisements
糖尿病有時比你想像得更「愛管閒事」,連牙齒都不放過。牙齦紅腫、牙齒鬆動、口氣異常、牙周出血,你以為只是上火,殊不知,血糖可能早已在體內「狂飆」。
張阿姨今年63歲,退休後生活本該悠哉,卻常常抱怨牙齒鬆動,吃顆蘋果牙齒都晃得不行。她以為是「年紀大了」,誰知道一查血糖,高得離譜!她說:「我牙齒出問題,醫生卻讓我去看內分泌科,我一開始還以為他走錯科了」。結果一測,空腹血糖13.8,糖化血紅蛋白9.2,全套糖尿病大禮包,早就悄悄「簽收」了。
Advertisements
牙齒和血糖的關係,比你想像的要緊密得多。中國口腔醫學會就指出,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九成人存在牙周問題,而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牙齒掉得更快。
反過來說,牙周炎也像個「內鬼」,能悄悄推動胰島素抵抗,讓血糖像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惡性循環」,一邊是血糖控制不住,另一邊是牙齒日漸凋零。
說白了,糖尿病不是光盯著血糖儀就能發現的「安靜殺手」。它最愛偷偷從你最不注意的地方下手,而牙齒,正是它最常用的「煙霧彈」。
Advertisements
你以為只是牙齦出血,結果是血糖在瘋狂飆升;你以為是牙周炎,其實是胰島功能早已疲憊不堪。有些人牙一鬆脫,糖尿病就暴露;有些人牙一掉,腎功能也開始亮紅燈。
中國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1.4億,但知道有生病的人,占比卻不到一半。更令人意外的是,有不少人確診糖尿病前的第一個「信號燈」,就是牙齒出問題。
牙齦腫痛一忍就過,刷牙出血當成牙刷太硬,牙齒鬆動以為缺鈣,結果一查,全是高血糖惹的禍。不少患者甚至在牙科就診時,醫生提醒他們去查血糖,才發現原來糖尿病早已「潛伏」多年。
這種「牙齒警報」的機制,其實背後有科學依據。高血糖會讓血管變脆,免疫力下降,導致口腔細菌橫衝直撞,牙周組織像被「闖空門」一樣節節敗退。
牙齦紅腫、牙縫變大、牙根外露,這些都不是單純的牙病,而是血糖在體內「搗亂」的表現。而且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炎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到3倍,而牙周炎反過來還能讓血糖更難控制,簡直就是「你拉我一把,我踩你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