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並不是沒錢,而是遇到這三種媽媽

他填好高考志願之後,收到了媽媽的簡訊:「為什麼不考軍校?」

不得已,他按照媽媽的要求,修改了志願。但是落榜了。

到了八月份,他果斷收拾行李,去復讀學校了。並且,他拒絕聽從媽媽的安排,去哪一家復讀學校。

更驚喜的是,他在備考的過程中,嘗試了一下賺錢的方式,有一點眉目了。這是為擺脫媽媽的控制欲而準備的。

一個要抓牢孩子,一個要擺脫媽媽,雙方互相較勁,這是嚴重的內耗,損害的,終究是孩子的人生。


Advertisements

03

性格暴躁的媽媽,養不出和顏悅色的孩子。

龍生龍,鳳生鳳,麻雀的孩子鑽瓦縫。

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不懂得反駁。媽媽的惡言,孩子會忍受。

孩子大了,媽媽的惡言,會被駁回去,造成家庭雞飛狗跳。

媽媽和爸爸較勁,媽媽一旦暴躁了,可能激怒爸爸,導致暴力;要是摔東西,就虧了錢財。

最常見的,是媽媽習慣性言語的虐待。

孩子上小學,考了九十分。媽媽不高興,說:「你看看,隔壁亮亮,都是一百分。」

孩子要上重點大學,剛剛提出自己的建議,媽媽就生氣了:「就憑你?」

孩子找了對象,媽媽說:「我那麼命苦,居然讓你找了一個這樣的人。」

媽媽還會當著親戚朋友的面,羞辱孩子:「我家孩子,成績太差,上個月還犯了錯誤......」

傷人於無形的,是一個人在嘴邊。正所謂,口是傷人的利斧,言是割肉的刀片。

Advertisements

家和萬事興。和氣往往是從媽媽開始的。畢竟,大家都認可,母愛如水,母愛如月。



04

作為媽媽,不僅是十月懷胎,還要十年樹人。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錢岳、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胡揚,經過多年的調研,寫了《性別、教育擴張和代際:全球教育流動性》一書,指出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越來越大。

Advertisements

教育家謝麗爾和尼爾森則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中指出,孩子出生後的三年,和母親相處最親,人生的底色也是母親給的。

媽媽的愛,就像流水一樣,滋養我們的人生「開花結果」。同時,愛的方式,千萬別搞錯了。

當然,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媽媽也是如此。

若是遇到不太好的媽媽,請兒女在包容的時候,積極溝通,指出錯誤;媽媽也要修正自己,掌握自己的角色。

作為爸爸,在愛家庭的時候,也要幫助媽媽教育孩子,也幫助媽媽持續成長。

一家人,各就各位,相互成就。



來源:toutiao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