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示飛黃騰達?去世老人墳墓裡挖出一株「巨型人參」 專家鑒定「沒人敢碰」
為此,學院的另一位張教授也親自到現場進行採樣,但之前已經把墓穴封好了,所以就要再一次開墓,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比較忌諱的,很多村民都表示擔心,害怕以後會給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尤其是那個先生,不僅讓老邵不要動土,還主張用紅繩子把那東西栓柱,防止「跑掉了」!
Advertisements
但老邵卻不這麼認為,為了徹底解開謎團,就親自指揮家族成員再次將墓穴打開了,當大家將水磨石板搬掉的時候,這東西依然還在,只不過在板子下面的地方已經開始有腐爛的跡象了。通過現場實地查看,張教授斷定這東西就是靠著光合作用才長出來的。
Advertisements
但大家卻不以為然,因為這半年過去了,即便沒有陽光,這東西依然還在,這是怎麼回事呢?面對人們的質疑,張教授就指著靠近花板的地方,說就是從此處連接外面的,也就是說這東西原本是從地面往地下長的,正好長到了墓穴這裡,然後從花板和磚頭連接的縫裡鑽進來了。繼續向下生長,又鑽進土裡,但卻一直沒有被人注意到。
Advertisements
由於之前上半部分可能被挖斷了,現在就開始從上往下腐爛,但由於其本身營養體還有很多,所以即便現在沒有光合作用,依然能支撐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但總歸還是要慢慢地腐爛。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斷,就讓人們繼續再深挖一些,果然找到了幾塊已經被鏟斷了的根,被張教授小心地收藏起來回去檢驗。
Advertisements
但人們急切想知道這種東西到底是什麼植物,就讓張教授做一下大致的判斷,而張教授也將其判斷為商陸科的植物,但還是要以檢測結果為準。商陸是什麼?它是一種在北京周邊常見的植物,而它的根部也因和人蔘「撞臉」而經常被誤認為人蔘,最重要的是,當生長空間充足的時候,其根部就會進一步膨脹,就像穴裡見到的一樣。
Advertisements
通過對比,植物所標本間裡的中華商陸和採集回來的根莖有很大的不同,而一個不經意間的交談,更證實了這個觀點,據當地的老者介紹,墳地往南一點的地方生長著很多松樹,而一到夏季的時候,很多植物葉子都把松樹遮蓋地嚴嚴實實,那麼商陸就生長不了了,也就是說這地方沒有商陸生長的條件。那麼這個東西到底會是什麼呢?
Advertisements
經過同意,張教授截取了一小段墓穴裡的樣本,後又在松樹上找到了很多瓜蔞的葉子及果子,難道這東西就是普普通通的瓜蔞嗎?為了驗證自己最後的判斷,張教授將標本室裡的瓜蔞拿出來做比較,但光從外表上來看嗎,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Advertisements
最後張教授將樣本送進了高分子實驗室,用以提取它的DNA,然後和國際上專業的資料庫進行比對,經過十幾天的等待,DNA雙向測序數據最終將這東西確定為瓜蔞。不僅如此,工作人員還將帶回來的葉子,果實等進行了測試,最終確定所有的樣本序列都一致,也就是說的確是瓜蔞了。
那麼瓜蔞是什麼東西呢?在很多地方瓜蔞又被叫做野葫蘆,是一種多年生的攀緣性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地形複雜的岩石峭壁當中,而根部則深深扎在土石中。也就是說,瓜蔞枝葉往上長以獲取更多的陽光,而根部在往下長的時候,就通過磚縫子長進去了,由於裡面空間大,且沒有泥土的擠壓,再加上水分充足,所以越長越膨脹。
而如果是正常地長在泥土中的話,它所承受的壓力還是比較多的,所以看起來就比較苗條,透過現象看本質,日常中看似稀奇古怪的東西,其背後肯定都蘊藏著科學道理。小小瓜蔞就因為長在看似「神秘」的地方,就被一頓亂猜,更被吹捧到天上,可能到最後連瓜蔞本身都開始懷疑自己了。
網友得知真相後,留言說:這東西誰敢吃啊?
你敢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