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惡人之首」!捧紅周潤發「3天輸光千萬身家」 死後無人送終:僅剩幾百塊存款
在香港影視圈「四大惡人」之中,他位居榜首,從未演過一個好人;
他是周潤發的伯樂,更是知己;
他出生於香港,在污泥中活出了自己燦爛的自己。
他就是何家駒,香港演藝圈上有名的傳奇人物。
Advertisements
1948年3月,何家駒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打工人,因為家境並不富裕,所以他從小就懂得生活的不易,總是竭盡所能替父母分擔壓力。
Advertisements
雖然何家駒從小就很淘氣,但總是乖巧的他,卻從來沒有因為玩耽誤學習。
在他看來,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所以何家駒一直都很努力,當然成績也很優異。
在中學畢業之後,何家駒順利地考入了香港大學。
這是無數學子渴望的香港名校,可是何家駒卻因為家庭無力承擔學費,只能選擇放棄。
Advertisements
沒有學上的何家駒只能進入社會闖蕩。
他來到了一家報社,雖然說是做編輯工作,但作為職場新人,他最初的工作只是打雜。
不過天生腦袋瓜就聰明的他,憑藉著出色的社交能力,很快在報社就有了一席之地。
沒過多久他成為了編輯助理,之後又當上了編輯。
Advertisements
短短几年的時間裡,才20出頭的他便在職場快速成長,成為了報社台柱子一般的人物。
因為業務能力出眾,何家駒在業界也逐漸小有名氣。
當時報社的效益並不好,到時候老闆不想再堅持下去。
在得知報社要出售之時,何家駒果斷的選擇了接手,搖身一變成為了老闆,雖然這耗盡了他全部的家當。
Advertisements
不得不說何家駒很有經商頭腦,沒過多久報社效益就轉虧為盈。
在挽救了報社的同時,何家駒自己的口袋也越來越鼓,儼然成為了業內大咖。
Advertisements
因為賺錢太容易,何家駒漸漸迷失了自我。
在事業穩定之後,他結交了很多酒肉朋友,那種被眾人簇擁的感覺,讓他已然忘記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
短短時間他就有了超過千萬的身家。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款,何家駒只想著怎麼揮霍,以至於一步步走上了歧途。
Advertisements
在身邊人的鼓動之下,他漸漸對賭博有了興趣。
如果說最初他還有一點自制力,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徹底陷入了賭博的深淵。
都說賭場上永遠沒有贏的人,輸的人想扳本,贏的人想贏更多,最後紛紛落得個傾家蕩產。
何家駒自然也不例外,在成為賭徒之後,他輸掉了所有的家產,還有讓他發家致富的報社。
就這樣何家駒一朝回到解放前,從此身無分文。
那時身邊所謂的朋友相繼離他而去,讓他在感受人情冷暖的同時,卻也猛然間頓悟。
何家駒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在生活面前愈挫愈勇。
他發誓要東山再起,只是這一次,他改變了事業的發展方向,選擇進入了演藝圈。
當初在做報社的時候,何家駒就發現演藝圈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地方。
他覺得以自己不服輸肯吃苦的性格,一定能夠在演藝圈站穩腳跟。
很快他的身影就出現在了各大片場,雖然只是做打雜工,但他卻毫無怨言,一直在尋找機會實踐自己的演員夢。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領導和其他人交代的工作,何家駒都會非常認真的完成。
漸漸的導演和製片都注意到了他,這就意味著他即將有上鏡的機會。
果然很快他就成為了影片中的客串,即便有的時候連台詞都沒有,但至少他已經能夠出鏡,可以說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身為資深編輯,何家駒在拍戲之餘又開始重操舊業。
他寫的劇本頗受導演好評,在那些導演的鼓勵下,何家駒的幹勁更加足了。
1975年,香港女星葉玉卿的哥哥葉志銘,一眼看中了演藝圈這個新興的行業。
於是他立刻投入巨額資金,在香港開了一家影視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自然要招兵買馬,何家駒第一時間抓住了這個機會,順利進入公司成為了多面手。
他會寫劇本,也演過戲,同時也自學了一些導演知識。
如此全面發展的人才,葉志銘自然不會錯過,給了他極大的支持。
1976年,一部名為《跳灰》的影片,在業界引起了諸多關注。
這部電影上映僅三天,就創下了票房記錄,銷售額高達百萬。
當時港片市場能有這樣的銷售數據,無疑是讓人驚艷的。
而這部作品也因為製作精良,成為了當時警匪片的天花板。
這部影片的副導演,叫做何家駒。
這一戰讓他一舉成名,對自己在演藝圈的發展更有信心。
1977年開始,何家駒在《牆內牆外》、《蝙蝠》等作品中都有著非常耀眼的表現。
不管是編劇、製片人還是導演,他都能做得很好。
那個時候他很少在熒屏前露面,但是他的才華在圈內卻眾人皆知。
只是和鏡頭前的演員相比,他在觀眾心裡還是少了一些知名度。
直到1987年,著名導演林嶺東籌拍《監獄風雲》時,何家駒才又一次在觀眾面前露面。
林嶺東是知名導演,拍攝過《陰陽錯》、《龍虎風雲》等多部作品。
當時他邀請了諸多實力派演員參與拍攝,包括周潤發、梁家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