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窩基本上都是「開口朝上」,那下雨天怎麼辦?看完才知道鳥多聰明
房子對於我們人類而言至關重要,它為我們遮風擋雨,成為我們生活的堅實庇護所。而在大自然中,動物們也擁有自己的「房子」——巢穴。其中,鳥窩大多呈朝上開口的形態,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碰到下雨天它們該怎麼辦呢?原來,它們自有妙招。
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究一下吧。大部分鳥類都具備自己築巢的能力,它們精心打造的巢穴開口通常向上。為何它們不擔心下雨呢?這是因為它們在築巢之前,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首先,鳥類會謹慎地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來建造巢穴,以此減少雨水對自身的沖刷。
Advertisements
就拿燕子來說,它們常常將巢穴建在人們的屋檐下。在這裡,既能避免狂風暴雨的直接侵襲,又能藉助人類居住環境的相對穩定性獲得一定的安全保障。而野外的鳥類則會尋找茂密的大樹作為依靠。大樹的枝葉繁茂,如同天然的雨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擋雨水。此外,鳥類在建築巢穴時,會在底部特意留出一個排水孔。這個小小的排水孔看似不起眼,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有效地避免巢穴積水,確保鳥巢內部始終保持相對乾燥的環境。不得不感嘆,鳥類的智商確實非常高。
Advertisements
然而,這些措施看似萬無一失,但鳥類自身的身體結構也是一個關鍵因素。鳥類的羽毛十分光滑,在其表面還有一層防水的油脂。這層油脂就像是一層天然的雨衣,即使雨水落在身上,也會很快滑落下去,根本不用擔心淋雨的問題。當雨水滴落在鳥類的羽毛上時,由於羽毛的特殊結構和油脂的防水作用,雨水會迅速形成水珠滾落,不會滲透到羽毛內部,從而保持了鳥類身體的乾燥。
但是,鳥類的幼崽由於發育尚未健全,面臨著被雨淋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鳥媽媽會展現出極其偉大的母愛。它們會主動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風擋雨。鳥媽媽張開翅膀,將幼鳥緊緊地護在身下,為它們營造出一個溫暖而乾燥的小空間。在為孩子們遮擋雨水的同時,鳥媽媽還能給它們提供溫度,確保幼鳥不會因寒冷而受到傷害。可以說,鳥媽媽是非常稱職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