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男子摔倒以為沒事「7天後死亡」!摔到頭「這些信號」千萬別忽視

順勢滑:雙手收回或平伸,順著力量向前滑。

縮團滾:雙手護住頭面部縮團,順著力量向前或向後、向左、向右滾。用身體整個側面著地,增加受力面積,減輕摔傷程度。

摔倒後如何降低受傷風險?

車禍、高處墜落等導致的腦部損傷因後果嚴重需格外警惕。而在日常生活中,摔倒、碰撞更易引發骨折、扭傷等顯性損傷,雖緊急程度不及前者,但正確應對同樣關鍵。

不可貿然起身

摔倒後不要著急站立,應先緩慢活動四肢,確定傷勢不重再起身,謹防發生無移位嵌插型骨折。

若骨折需「傷處制動」

摔傷骨折後要立刻進行「傷處制動」,也就是限制活動,以防傷處移位。

若腕部,即橈骨遠端骨折,可用另一隻手托住受傷手腕,或用書本托住手及前臂,用帶子懸吊脖子上,或用繃帶固定於胸前。

Advertisements

圖源:西北婦女兒童醫院


若骨盆或腰椎骨折,切勿背著或抱著傷者移動位置,一定要平躺位送醫。

Advertisements

若發生開放性骨折(骨骼直接暴露於開放傷口外),切勿驚慌,先用乾淨紗布或毛巾臨時包紮創口,儘早到醫院就診。

先冷敷再熱敷

若未出現出血、骨折,但有腫脹疼痛,可先局部冷敷,以收縮血管,促進血液迴流,減輕腫脹;待24小時後,傷處消腫再進行熱敷。

看似不起眼的小磕碰

可能藏著致命風險

一旦感覺身體出現異樣

要及時就醫

別把小傷拖成大病


來源:sohu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