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張曼玉梅艷芳「奪影后桂冠」!挺著孕肚撐起一個家 「幫喪子喪夫的婆婆」走出傷痛:她自己卻病了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這檔綜藝裡面,妻子們圍著圈坐在一起。
要在卡片上寫下對節目里其他人的評語。
秦海璐發現別人對她的評價是反差萌。
蔣勤勤馬上說道:「是我寫的」。
來錄節目的第一天,陳建斌就私下跟自己的妻子蔣勤勤說:「秦海璐變的不一樣了」。
Advertisements
秦海璐也馬上回應:「是的,我變了,之前跟陳老師合作電影時,我還滿身是刺」。
可究竟為何一向英姿颯爽、滿身是刺的秦海璐,會變得跟現在完全不一樣呢?
一、
1978年秦海璐出生於遼寧營口市的一個文藝家庭。
父親是營口某電影院經理,母親是文工團成員,她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叫秦楠。
Advertisements
閑暇之餘,父親經常帶著兩個女兒去看電影。
在濃濃的藝術氛圍熏陶下,父母看見小海璐對文藝感興趣,自然鼓勵女兒往藝術道路上發展。
姐姐有舞蹈課,小海璐在後面看姐姐跳的好看,自己也在後面一扭一扭的學跳舞,自此,跳舞成了小海璐第一件喜歡的事情。
小時候的秦海璐長得不算好看,因為單眼皮,細長的眼睛,被人說像日本小孩兒。
Advertisements
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她和姐姐,年幼的姐妹倆經常和姥姥一起生活。
而姥姥最常做的就是包子,一蒸就是一大籠,一吃就是好幾天。
包子成了秦海璐最討厭的食物,就算是餓到胃疼,也不想去吃。
小海璐經常和姐姐相依為伴,而姐姐也像個小大人一樣照顧著自己的妹妹。
上小學時她被父母安排在營口市的青少年宮學舞蹈,小海璐很有天賦,也能吃苦,練的渾身是傷也不喊苦。
Advertisements
秦海璐9歲時,考上了青年戲劇團,走上學習戲劇這條路,就意味著不用學習文化課,考初中和高中。
但父母告訴她學習京劇這條路很辛苦,可秦海璐卻不怕就要走這條路。
這時父母因為工作變動,要下海經商,更加沒有時間照顧她。
而青年戲劇團是全托寄宿學校,於是小小的秦海璐離開了父母獨自一人拉著行李去到學校。
Advertisements
這時秦海璐的童年是離散的,父親在大連工作,母親在營口工作,姐姐在瀋陽求學,她隻身一人在戲校。
每到節日周末,就是能和家人短暫團聚的日子,可那時候秦海璐父母工作非常忙,有時候幾個星期,十幾個星期都沒法見上一面。
在其他孩子撲到父母懷裡撒嬌說著有多麼辛苦時,秦海璐就像被人遺棄的小草,只能看著父母託人送來的東西,心裡默默的思念。
心裡想著盼到過年一大家人就能坐在一起吃頓飯,聊聊天。
在戲校學習是非常苦的,而秦海璐在這吃盡了苦頭,戲校的基本訓練方式是打為主,吼為輔。
Advertisements
尤其她選的刀馬旦,要把唱、念、打、做、翻、舞都練好才行。
每天白天要連續做400個壓腿動作,到了晚上還要把已經傷痕纍纍的腿硬生生的拉開,這種凌遲般的痛苦,秦海璐每天都要經歷。
在學校里秦海璐是最讓老師頭疼的那一個,常常把她關在教室外面,這種被「孤立」的狀況只會讓她越來越要強,訓練環境越辛苦,她就越加倍「折磨」自己,要做就做到最好。
老師要求早晨六點半出來練功,秦海璐四點半就起來練功,獨自一人先將所有晨練項目全部提前練一遍,老師讓她踢腿200個,她硬是踢夠300個,每天都比別人多出一倍的訓練量。
就這樣,近7年的戲校生活,練就了她極強的心理承受力和過硬的專業技能。
為了證明自己,秦海璐還自學京劇《天女散花》,無論多苦也從未放棄。
Advertisements
在1995年,秦海璐17歲那年,跟著遼寧省的少年友好交流團到日本演出。
她出演的京劇《天女散花》更是獲得滿堂喝彩,她那一條有14米長的長綢,在她手中行雲流水。
這個劇目更是訪問了日本26個城市,連演40餘場。
台上越是光鮮亮麗的演出,台下越是付出了千倍百倍的汗水。
二、
在京劇學校畢業后,18歲的秦海璐決定考大學,當時的秦海璐想法非常簡單,將來要是找對象,學歷太低不行,就想要一張大學文憑。
當時秦海璐覺得在90年代當個白領可洋氣,每天穿著小高跟,開衩裙,白襯衫彙報工作。
秦海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母親,母親也很支持她。
秦海璐原本打算上中國戲曲學院,但當年不招本科生。
還是姐姐秦楠的同學在三八廣場,看到了中央戲劇學院在招生,打電話告訴了秦海璐。
秦海璐和母親就決定去看看,到那的時候發現考試已經要結束了。
母親詢問招生老師,這是幹什麼的,招生老師告訴他們這是演話劇的。
母親問秦海璐要不要試試,秦海璐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不會演話劇,我是唱戲的。
母親鼓勵秦海璐試試說,你考什麼學校不是給人唱段戲。
於是招生老師給了秦海璐一張寫著「補考001」的准考證。
秦海璐就進去給老師唱了一段戲,優秀的唱功讓老師覺得滿意,面試一下子就通過了。
招生老師也知道,從戲校出來的孩子業務能力沒有問題,但文化課卻是一塌糊塗。
老師們也不想放棄這顆好苗子,於是讓秦海璐趕緊回去複習文化課,比別的孩子多努力一個月的時間。
老師說能給她讓50分,只要秦海璐的5門成績考190分,就錄取她。
秦海璐回去就加緊學習,拿出在戲校學習戲曲的盡頭學習文化課。
皇天不負有心人,1996年秦海璐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在中戲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有實力的俊男美女。
當時和秦海璐的同班同學現如今都能撐起半個娛樂圈,有章子怡、梅婷、曾黎、袁泉,還都是數一數二的大美女。
在美女眾多的地方,長相不算明艷的秦海璐備受打擊。
大學期間,身邊的同學一個接一個的演戲。
章子怡獲得張藝謀的青睞,出演電影《我的父親母親》。
袁泉出演電影《春天的狂想》。
看見身邊的人都在拍戲。
秦海璐就自己拿著簡歷和照片去劇組投遞,結果導演只是看過她的照片后就撕碎扔進了垃圾桶。
一向要強的秦海璐沒有退縮,反而專註於磨練演技,刻苦學習,她相信只要擁有過硬的技術,機會總會到來。
秦海璐成了校園裡最獨特的風景,每天裹著軍大衣在校園裡走來走去,上課就跟上班一樣,到點就走。
2000年,導演陳果為拍攝《榴槤飄飄》選女主角來到了中戲,在人群中裹著軍大衣穿梭的秦海璐引起了陳果的注意。
而老師剛好推薦的也是秦海璐。
導演對行為獨特的秦海璐更加好奇,於是拜託中戲的老師引薦。
導演好不容易約到秦海璐去吃茄子面,一聽要出演風塵女子,還沒有劇本,秦海璐就有些不願意,拒絕了導演。
當時班主任常莉說你如果不試試,別人會認為你不行,秦海璐心想對啊,我不能讓別人說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