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訊要注意!譚敦慈親弟「健檢1紅字」確診血癌 醫嘆「骨髓移植救不回」病榻前斷氣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沈玉琳確診血癌遭證實後,引發各界關注。此前,「無毒教母」譚敦慈就曾在節目中以親身經歷提醒大眾,男性若出現貧血症狀絕不能輕忽。她表示,當年37歲的弟弟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血紅素僅有12.9(男性正常值約在13至18之間),未料短短一個月後,就開始發高燒,最終確診血癌,即使接受親姊的骨髓移植,仍難逃厄運,撒手人寰。

圖片來源:ETtoday健康雲


Advertisements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思錦表示,血癌是血液中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出現異常的疾病。除了貧血,還可能出現反覆發燒、容易瘀青、疲倦無力、易喘、女性月經量暴增等症狀。許多患者誤以為只是太累或壓力大,延誤就醫黃金期。特別是男性血紅素若短期內從正常值14驟降至11以下,就必須提高警覺。她表示,通常而言,經過抽血檢查後若發現「血液中有20%以上的血骨髓芽細胞」,高機率就是血癌確診。

圖片來源:沈玉琳 臉書


Advertisements

她指出,血癌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類型,急性白血病(AM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LL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來勢洶洶,短期內症狀快速惡化;慢性血癌(C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則進展緩慢,常在健檢時意外發現。現代醫療已進步到可透過基因檢測,選擇最適合的標靶藥物治療。有些兒童型血癌若及早發現,治癒率甚至可達九成以上,但治癒關鍵還是在「及早發現、完整治療」,才能有效提高存活率。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專家特別提醒,男性不像女性有生理期,貧血可能暗示重大疾病。常見原因包括胃癌、大腸癌引起的慢性出血、攝護腺疾病、血液疾病等。高風險族群包括有血液性癌症家族史曾接觸輻射(如福島地震等輻射災害)或有機溶劑(如油漆)、出現持續性疲憊、瘀青等症狀的民眾。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