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假慈悲!佛教團「水庫放生貓咪」還放大悲咒 動機曝光「300多隻溺水死」

11月3日,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對水庫周邊的環境展開檢測。

工作人員對水體、空氣、土壤以及貓屍體進行採樣分析,重點排查弓形蟲、棘球蚴病等人畜共患病原體。

檢測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為陰性,水庫主要水質指標達標。

但為了保險起見,環保人員仍在每日監測,同時持續對山林、岸邊及安置點進行大範圍消殺。

根據《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從事任何可能污染水體的活動

律師指出,放生者的行為不僅違反該法條,還可能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確認放生貓只導致水質污染或疫病傳播,相關人員將面臨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追責。


類似的「放生亂象」並非首次出現。

2023年,迎咀水庫就曾出現過「放生貓」導致的大量病死貓事件。

Advertisements

2025年5月,陝西安康幾名信眾在江邊放生毒蛇、珍珠鱉等動物,造成生態風險。

2020年,江蘇常州一女子在湖中放生鯰魚,結果幾乎全部死亡。

雲南也有人放生毒蛇咬傷路人;山東有男子在公園放生鱷魚,險些引發公共安全事故。

這些事件都是缺乏科學認知與法律約束,所謂的「積德放生」,在實踐中卻成了「人為殺生」。


Advertisements

2025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國家宗教事務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明確禁止危害生態或存在疫病傳播風險的放生活動

強調任何放生活動都必須經過科學評估,不得在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居民生活區進行。地方政府應對放生活動備案、審批,並建立監督機制。

清遠市政府已宣布將對該事件依法處理,並推動地方放生活動備案制度落實。


Advertisements

環保專家認為,大規模放生貓只不僅破壞生態平衡,還可能帶來連鎖反應。

貓是肉食動物,會捕食野鳥、竹鼠等小動物,導致食物鏈失衡。如果貓屍體或糞便被雨水沖入水體,可能引發細菌滋生和水質惡化。

志願者小何也說,真正的救助不是放生,而是絕育、治療、領養,「他們喊的是佛號,做的卻是害命的事。」

志願者仍在水庫周邊搜救,清遠市相關部門已完成第二輪水質檢測,所有數據依然在安全範圍內。

這件事讓人看清「放生」背後的虛偽與利益,那些喊著「積德」的人,不僅害死貓,也污染了水源,破壞了社會對善意的信任。

真正的行善是尊重生命的方式去救助

迎咀水庫的貓咪事件仍在調查中,救助仍在繼續。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