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意外受傷成植物人!他不離不棄「賣店欠債90萬」也要救人 女友「奇蹟蘇醒」後卻報警抓他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04

劉鳳和的朋友知道他的情況后,就自發地幫他在朋友圈求助。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這則消息就在朋友圈刷屏了。

一位做生意的王女士,看到朋友圈轉發的相片后,當晚就去醫院看望林鶯鶯,他在同情林鶯鶯遭遇的同時,也被劉鳳和的深情所感動。

第二天,王女士就帶著和朋友們湊的6170元(約2.77萬台幣),到醫院幫林鶯鶯續交了住院費。

Advertisements

從那時起,王女士隔三差五去醫院看望林鶯鶯,還在網上發動朋友給林鶯鶯捐款。

後來,大連市當地報紙也用大字標題《給她治病永遠不放棄》《舉債20萬(約90萬台幣)照顧植物人女友》等,報道了劉鳳和林鶯鶯的患難相守的感人故事。

媒體報道后,社會上的一些好心人又陸續地捐了兩三萬元,這些錢一下子緩解了劉鳳和的燃眉之急。

事情慢慢地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可隨著王女士去看林鶯鶯的次數越多,她越發感到這件事的背後沒有那麼簡單。

王女士發現,她每次看完林鶯鶯,準備離開病房的時候,林鶯鶯總是不想讓她走,眼神也流露出害怕的神情。

要說林鶯鶯不捨得王女士可能是真的,但她害怕什麼呢?

這時,王女士聽到了一些傳言,說林鶯鶯受傷很蹊蹺。

原來,林鶯鶯有個閨蜜,曾和王女士說起,劉鳳和以前動手打過林鶯鶯。

Advertisements

這下,王女士腦子閃過一個念頭:難道林鶯鶯的傷不是意外?

為了求證,當王女士再去醫院的時候,找了個借口支走了劉鳳和,然後悄悄地問林鶯鶯,如果你頭上的傷是劉鳳和打的,就眨一次眼,不是的話就眨兩次。

林鶯鶯臉上閃過一絲害怕的表情,艱難地眨了兩次眼睛,王女士終於明白了林鶯鶯在怕什麼。

05

2015年1月,林鶯鶯住院3個多月,醫藥費也花18萬多(約81萬台幣),劉鳳和實在沒錢了,就去辦了出院手續,帶著林鶯鶯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繼續照顧林鶯鶯。

一個月後,林母帶著一些好吃的去看望林鶯鶯,可在門外敲了半天,也沒人來給她開門。

就在林母準備離開的時候,隱約聽到劉鳳和的打罵聲。

林母怕林鶯鶯在裡面出什麼事,連忙報了警。

Advertisements

很快,派出所的人到了出租屋的門外,當民警進到出租屋,看到林鶯鶯躺在床上,劉鳳和向警察解釋,說是兩口子吵架。

民警覺得是家務事,象徵性地勸了幾句就離開了。

民警走後,林母看著眼前瘦成皮包骨的女兒,想接回去自己照顧。

這時,林父聽說女兒出院后還沒有辦理醫保報銷手續,就想著乾脆辦完這些手續再一起回家。

可就在林父去辦手續的時候,工作人員的態度,讓林父對女兒的受傷,又一次起了疑心。

工作人員看過林鶯鶯的診斷書後,以林鶯鶯的傷不像是摔傷的為由,不予辦理,還告訴林父,除非有確鑿的證據能證實林鶯鶯是摔傷的,才給報銷。

林父找劉鳳和,叫他寫一份保證書,可無論林父怎麼說,劉鳳和就是不願意寫。

這時,林父也疑惑了起來:如果林鶯鶯是自己摔傷的,劉鳳和為啥不願意做保呢?

Advertisements

2015年3月,林母又去探望林鶯鶯時,悄悄地問:劉鳳和有沒有打過你?林鶯鶯口齒不清地說了一個字:「打!」

林家人怕劉鳳和繼續虐待女兒,就把林鶯鶯接回了家。

剛開始中,劉鳳和還來看過幾次林鶯鶯,之後,就再沒出現過。

2015年4月,距林鶯鶯受傷已經過去半年了,林鶯鶯也終於能開口說話了。

她告訴奶奶:「出事那天,她並不是自己摔傷的,而是她烤煳了4盤麵包,劉鳳和很生氣,拿起擀麵杖就朝她打過來,一下子打到了她後腦勺,她才受傷的。」

不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Advertisements

在這之前,林鶯鶯因為看手機,沒有及時回應劉鳳和,就被劉鳳和打得耳朵流血,眼睛也腫了。

那次劉鳳和怕被別人看到,還讓林鶯鶯在賓館住了3天才回來。他還威脅林鶯鶯,如果她說出去,就會去報復她的家人,因此,林鶯鶯也一直忍著不敢說。

聽了林鶯鶯的遭遇,林家人以故意傷害罪起訴了劉鳳和。

就在警方準備找劉鳳和詢問案情的時候,卻發現劉鳳和不見了。

原來,林鶯鶯回家后,劉鳳和就預感到林鶯鶯可能會把真相說出去,到時候,他就法網難逃。

於是,他選擇了出逃。

一年後,警方在寧夏中衛市中寧縣,發現了劉鳳和在一家建築工地幹活。

劉鳳和被拘后,警方經過多方走訪調查,證實了林鶯鶯說的是實情。

06

經審判,劉鳳和毆打林鶯鶯罪名成立,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執行,並賠償

林鶯鶯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25萬元(約112.5萬台幣)。

而林鶯鶯,由於家裡沒錢支付她高昂的康復費用,只能在炕邊,弄些簡易的護欄做復健。

一個花季女孩,就這樣被渣男毀了後半生。

林鶯鶯和劉鳳和的故事,也帶給我們更深的思考。

有一句話說得好:家暴只有一次和無次數之分。

如果林鶯鶯在第一次被劉鳳和毆打時,能果斷地分手,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了。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