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弱常生病!坊間傳言「老人越胖活越久」 醫出面闢謠「這5點最重要」:這才是長壽法寶
4. 自行停藥減肥
有些老人一看到體重上升就擅自停用控制血糖或血壓的藥,這非常危險。任何藥物調整都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不能為了減重而犧牲基礎病控制。
5. 忽視體重波動
老年人如果體重在短時間內突然下降,例如3個月內減少超過5%,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信號,如癌症、甲亢或抑鬱症等,必須引起重視。
五、如何判斷自己的「長壽體重」?
Advertisements
不是每個老年人都需要嚴格減重,關鍵是根據自身狀況科學評估。以下幾個指標可以用來當參考:
BMI指數:控制在24~27.9之間較有利。
腰圍:男性不超過90cm,女性不超過85cm。
肌肉量:保持日常活動不感到疲倦、能獨立完成起身、上樓等動作。
體重穩定性:體重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範圍內,不劇烈波動。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體重是否適宜,最好的方法是定期體檢,並結合醫生建議制定飲食與運動計畫。
六、老年人如何科學管理體重?
Advertisements
吃得對、動得好、睡得飽、心態穩,是維持健康體重的「四大法寶」。
飲食上應確保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如魚、蛋、奶、瘦肉、豆製品。每餐有蛋白,每天攝取1.0~1.2公克/公斤體重的蛋白才算夠。
運動建議每週進行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車,結合每週2~3次的阻力訓練,如啞鈴、彈力帶練習。
另外,確保7小時以上的高品質睡眠,也能幫助調節代謝水平,並預防體重異常波動。
七、結論:體重,是健康的「天氣表」
體重的變化,不只是數字的變化,更是健康狀態的折射。老年人不宜過瘦,也不能過胖,關鍵是維持適中的體重、健康的體成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別再迷信「胖點長壽」的說法,也別一味追求「瘦成一道閃電」。科學管理體重,是你走向高品質長壽的關鍵一步。
資料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