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過敏!生活規律夫妻卻「雙雙查出HPV」崩潰 醫生直言:5種行為是「幫凶」
目前,全球範圍內都已證實:HPV疫苗是預防高危型HPV感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但很多人仍存在誤區:已婚、已感染、年齡大了就不需要打疫苗了。其實,即使已經感染某一種型別,接種疫苗仍可預防其他型別。
另外,定期進行HPV篩查和TCT檢查可以及時發現病毒感染和細胞變化,儘早干預,大大降低癌變風險。
Advertisements
HPV感染≠癌症,但「拖著不管」才是真危險
很多人感染HPV後會非常慌張,甚至覺得這是「絕症前兆」。
其實,大多數HPV感染是可以被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清除的。
數據顯示,約80%的女性一生中會感染至少一種HPV,但90%以上的感染在2年內就會自然清除。
真正危險的是——持續感染。
尤其是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如果在體內存在超過兩年,持續刺激局部細胞,就可能誘發癌前病變,最終進展為宮頸癌。
所以,感染HPV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現得晚、處理得慢。
Advertisements
醫生提醒:出現這些癥狀,別再當「小過敏」對待
HPV感染初期往往沒有明顯不適,但以下幾種情況,得提高警惕:
· 外陰、肛周或喉部有小疣狀物或增生
· 生殖部位反覆瘙癢、灼熱感或刺痛
· 不明原因的白帶異常、異味、出血
· 口腔內反覆出現小白斑或潰瘍
· 配偶出現類似癥狀或已確診HPV
這些可能是HPV感染的「信號燈」,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自行處理或延誤檢查。
Advertisements
寫在最後:HPV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公共衛生問題
我們必須正視一個事實:
HPV感染很常見,不等於「不潔」或「不忠」。它是一種高度傳播性強、潛伏期長的病毒感染,跟每個人的免疫狀態、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就像劉女士和丈夫,他們並沒有「異常行為」,卻依然雙雙感染,這種情況在門診越來越常見。
作為醫生,我更希望公眾能從「羞於啟齒」,轉變為「科學應對」。
接種疫苗、定期篩查、增強免疫力、減少高風險行為,才是預防HPV真正有效的方式。
別把HPV當成「別人的病毒」,它離你比你想象得更近。
參考資料:
1.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HPV疫苗接種指南》
2. WHO《人乳頭瘤病毒與相關疾病全球報告》
3. 《HPV病毒感染與宮頸癌的演變機制探討》——中華婦產科雜誌,2023
來源: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