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女兒750萬買房「女婿每月都還2萬5」我很欣慰!有天我「在垃圾桶翻到一張紙」全身寒毛直立
任何關係,都經不起利益的捆綁與算計
人到晚年,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子女平安順遂。
可是,當父母將自己的全部身家用來支撐兒女時,雙方真的能夠共贏嗎?
這兩天看到網友孫姐的親身經歷,讓我不禁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孫姐和老伴辛苦大半輩子,終於存下750萬存款。
他們本打算用這筆錢來養老,可看著女兒女婿整日為房子發愁,又考慮到兩個孩子都是踏實肯努力的人,便打算將這筆養老錢借給他們買房。
買房那天,全家人都很開心,特別是女婿,為了讓老兩口放心,還特意列印了一份借款協議,將還款金額、期限都寫得明明白白,之後還鄭重其事地向他們承諾這錢一定準時還。
看著女婿誠懇的模樣,孫姐和老伴滿心歡喜,慶幸女兒找到了個靠譜的歸宿。

示意圖來源:《許我耀眼》劇照
Advertisements
接下來每月1號,孫姐都能準時收到女婿25000元的還款,有時候女婿還會額外轉來一兩千塊,說是給老兩口買營養品的錢。
每逢周末,他們一家三口必來家裡聚餐,女婿一進門就搶著拖地、洗碗,一口一個「爸」「媽」喊得親切,小外孫在客廳裡跑來跑去,屋裡滿是歡聲笑語。
那時候,孫姐看著幸福的女兒和外孫,孝順的女婿,總覺得這750萬花得值。
但漸漸地,還款就不再那麼「準時準量」了,有時候會晚幾天,有時候會少七八千塊錢。
這時,孫姐心裡有點不開心,可看到女婿還會一如既往地噓寒問暖,又覺得他們賺錢不容易,也就不計較了。
可她沒想到的是,女婿其實早早就在謀劃一盤大棋。
一個周六,女兒和女婿臨時有事,讓孫姐去家裡照看小外孫。
哄睡小外孫後,孫姐收拾起了屋子。
Advertisements
知道女婿經常會在書房裡寫寫算算,會放一些重要資料,孫姐只打算收走垃圾桶裡的垃圾。

示意圖來源:《淪落人》劇照
可這一收,孫姐卻被一張邊緣寫著「750萬、500萬」的紙條吸引了注意力。
Advertisements
待她拿出那張紙,看完上面的字時,孫姐不禁感到疑惑:
他竟然在驗算750萬要還多少年,如果只還500萬需要多少年,還250萬又要還多少年,他還列出了每個月的基本花銷,和每月25000塊錢存到銀行後的利息……
難道,女婿早就在心底打定了主意想少還錢?
在經歷了劇烈的內心掙扎後,孫姐最終還是將紙條放回了垃圾桶,當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
當天,由於女兒女婿回來太晚,孫姐便留宿在了女兒家,可由於心裡有事,怎麼也睡不著。
她半夜起床喝水,結果剛走到女兒女婿門口,就聽到女婿壓低了聲音說道:
「老婆,跟你商量個事,你爸媽那750萬,我們以後別還了吧?他們就你一個女兒,這些錢早晚都是我們的,不如就當是提前給的遺產,把那每個月還的2萬5存到銀行裡多好。你看我們現在的經濟壓力也滿大的,你好好跟他們說說,他們肯定能理解。」
Advertisements

示意圖來源:《許我耀眼》劇照
聽到這裡,孫姐實在感覺寒心,便回了房間,第二天一大早就回了家。
之後,女兒女婿還是照常回家和噓寒問暖,誰也沒提還款的事。
Advertisements
但孫姐內心的隔閡卻怎麼也抹不平,看見女婿,心上好像就扎了一根刺,備受煎熬。
一張從垃圾桶裡撿回的紙條,無情撕開了女婿那溫情表面之下的算計,表露出來了一個家庭的信任危機,更是在用事實證明:
任何關係,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一旦被利益捆綁,被精心算計,就會失去原本的溫度。
這不是人性本惡,而是金錢自帶的誘惑,會放大內心的貪婪與僥倖。

示意圖來源:《金秘書為何那樣》劇照
Advertisements
朋友之間,借錢時說兄弟情深,追債時就可能變得反目成仇;
親戚之間,嘴上說著互相幫襯,心裡想的可能就是佔盡便宜;
就連夫妻之間,當愛情被房車、存款、柴米油鹽捆綁時,也難免會在日常的算計中消磨殆盡。
人性經不起試探,關係也經不起利益捆綁。
別讓金錢成為衡量感情的標尺,也別讓情分成為逃避規則的理由。
要知道,真正的情分,從來不需要金錢做籌碼;真正靠譜的關係,也從來不會在錢與情的糾葛中苟延殘喘。

示意圖來源:《忘了我記得》劇照
Advertisements
不管媳婦、女婿多好,都要學會「留一手」
《戰國策》有言: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但這份「計深遠」,更要考慮到媳婦、女婿與子女的特殊關係:他們是子女的人生伴侶,卻非我們直接養育的親人。
因此,在為孩子「計深遠」的過程中,既要為子女謀划,更在於為自己留有餘地。
電視劇《安家》中,老嚴夫婦的遭遇就令人唏噓。
他們勤勤懇懇賣了大半輩子包子,只為給兒子在上海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銷售顧問房似錦建議他們只幫兒子付個頭期款,給自己留一點養老錢。
可他們一聽說房貸利率和高額房貸,不忍心兒子吃苦,便決定拿出全部存款幫兒子全款買房。
買完房後,他們拖著行李來到兒子家,準備安享晚年,卻發現親家母早已入住,媳婦對自己也是冷言嘲諷。
最終,這對老實巴交的夫妻只能重新回到那個狹小的包子鋪,開啟了自己的二次打工生涯。
若是當初,老嚴夫婦聽從了房似錦的建議,或許晚年就不會這般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