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注意!33歲男子「GG癌過世」 忽略這小細節「發現已晚期」來不及了

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普遍對性都「羞於啟齒」,因此與性相關的疾病也並不在意。

成都的王先生在32歲那一年下身出現疼痛、紅腫等情況,還出現了一些味道非常難聞的分泌物。他以為是自己平時不注意衛生所致,於是便換了內褲、每天著重清洗私密部位。

可誰知疼痛、紅腫的癥狀非但沒有減輕,反倒出現潰爛出血的情況。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自己並非不注意衛生,而是患上了陰莖癌。

Advertisements

由於就醫時間較晚,病情已經進入晚期,只一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那麼陰莖癌到底是種什麼疾病呢?什麼癥狀才是陰莖癌早期的表現呢?

一、陰莖癌到底是個什麼病?

Advertisements

陰莖癌是一種發生在男性陰莖上的惡性腫瘤,其中95%以上都屬於「鱗狀細胞癌」,屬於一種常見的皮膚癌症類型。

這種疾病起源於包皮內板或冠狀溝等部位的上皮組織,疾病的發病機制也非常簡單。


Advertisements

包皮過長會讓包皮內積累大量分泌物,長此以往這些分泌物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從而誘發炎症。

而身體細胞在修復炎症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發展為癌細胞,最終就變成陰莖癌。若是經常吸煙、清潔不足的話,也會對細胞造成損傷,從而增加癌變的風險。

在醫學界,陰莖癌屬於一種罕見的癌症,但在不同地區存在顯著的差異。

Advertisements

歐美髮達國家,這種癌症的發病率不足1%,但是在亞非拉這些發展中國家,發病率則佔據男性腫瘤比例的10%-20%。即便在全球範圍內,每10萬男性中也不過1-4個會患上這種疾病。

在過去的中國,這種癌症的發病率非常高,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在衛生改善之後,陰莖癌的發病率已經顯著下降。

Advertisements

現如今中國每10萬人中,僅有0.1-0.9例陰莖癌患者。41-60歲人群為主要發病群體。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就不會患這種癌,開頭的王先生之所以會患上這種疾病,HPV是主要兇手。

二、年輕人患陰莖癌與HPV有關

Advertisements

HPV病毒也被稱為「人乳頭瘤病毒」,是陰莖癌年輕化的核心推手。有研究顯示,約70%的年輕陰莖癌患者,與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相關,尤其是HPV16型和HPV18型,更是年輕人感染陰莖癌的「定時炸彈」。

當HPV病毒侵入陰莖皮膚或黏膜時,其基因會整合到宿主細胞DNA中,迫使細胞異常增值。

Advertisements

若免疫系統未能及時清除病毒的話,這種病毒就會持續在身體內發展,經過5-15年後就會發展為癌症。若感染HPV後與伴侶發生行為,還會使伴侶宮頸癌風險提升3-8倍。

多個性伴侶、無保護性行為、男男性行為都會大幅提升感染風險。

更嚴峻的是,男性清除HPV的速度會比女性更慢,從而給病毒提供了更長的「作案時間」。

因此若是想擺脫陰莖癌的風險,不妨接種HPV疫苗。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