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返老還童?「不老女生」:7歲衰老宛如老婦 17歲時重獲「嬰兒容顏」

2015年1月28日,遼寧衛視一檔火熱的綜藝節目《完美告白》播出了一期尋親節目,節目現場來了兩位年逾花甲的老人。

稱要幫他們收養多年的孫女,尋找她的親生母親,兩位老人對這位母親,也沒有任何要求,只是希望她能回來看一眼孩子。

孩子叫曾玉珊,今年20歲了,在她七歲時,身體因病停止了生長,皮膚乾裂、發黃,頭髮掉落,看起來像個五、六十歲的老婦。

曾玉珊

Advertisements

後來在兩位老人的幫助下,治癒了這個女孩,老人覺得孩子從小可憐,便想通過電視節目幫她找找親生的母親。

可惜這兩位老人沒有等來曾玉珊的母親,正失望之際。

一個從身高和樣貌看起來只有七八歲的女童跑了出來,邊跑邊喊:「舅公、舅婆,不要再給我找媽媽了,我只要你們」

曾玉珊

Advertisements

女孩生病後,父母離異

嘴裡喊著不要媽媽的女童,便是兩位老人所收養的孫女曾玉珊,今年已經20歲了,觀眾們看著女童,有些吃驚,這和之前看到的身份證照片完全是兩個人。

來到節目中的曾玉珊和之前節目組所展示的身份證上的女孩雖然完全不一樣,但身高和相貌無論怎麼看,都不是一個二十歲的女孩。

連聲音都如同女童般的稚嫩,曾玉珊跑過來,直接撲到了她的舅婆懷裡,她再次說到,她不要媽媽,讓老人不要再幫她找媽媽了。

曾玉珊的舅婆抱著她,不禁老淚縱橫,口中不住的說著:「就你最懂事,我們不找了,她不來,我們就不找了」

在主持人與曾玉珊舅婆節目開頭的對話中,現場觀眾早已知道事情的原委,這個看起來只有七八歲的女孩,在1994年的6月20日,出生在四川富順的一戶農村家庭。

Advertisements

曾玉珊與舅婆

嬰兒時的曾玉珊跟其他剛出生的嬰兒並沒有什麼區別,長著長著也越來越可愛,這讓本就偏愛她的父親曾曉鴻,愛整日的帶著她。

隨著曾玉珊的長大,她的父親發現女兒有些不太一樣,曾玉珊走路特別晚,別的小孩早能跑能跳了,曾玉珊還整天坐著,站不起來。

Advertisements

曾玉珊的父親提出要帶孩子去看一看,她的母親卻認為,孩子走路晚不是什麼大事,何況這孩子能吃能睡的,並沒有其他的異常。

家裡本就不富裕,用不著去花這個冤枉錢,曾玉珊的父親一個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平時一家三口都靠他外出打工過活,妻子專職在家看孩子。

聽到妻子這麼說,想了想后曾曉鴻也沒有再堅持,但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帶著曾玉珊練習走路,好在曾玉珊在四歲時學會了走路。

病中的曾玉珊

Advertisements

讓曾玉珊的父親,放下了擔心,但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曾玉珊的個子一直都不長,比同齡的娃娃矮了半個頭還不止。

不過也可能是女娃長得秀氣,農村裡的娃,也不可能沒什麼事兒的一天往醫院跑,曾玉珊的父親雖這麼想著,但心中一直有些不安。

直到曾玉珊七歲時,她的面容在短時間內發生了很大變化,這讓她的父親慌張了起來。

一開始時,曾玉珊的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乾裂,接著膚色變得如老嫗般的臘黃,接著在幾天之內,皮膚直接變得皺皺巴巴的。

曾玉珊的母親認為是天氣太乾燥造成的,讓她父親上街買一瓶護膚霜,曾曉鴻還特意買了一瓶貨架上最貴的嬰兒霜。

曾玉珊的舅公

Advertisements

回家給曾玉珊擦了兩天,不見好轉反而乾裂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緊接著是曾玉珊的頭髮,開始發黃掉落。

眼見著原本可愛的孩子,幾天之內,變成了一副老太婆的樣子,讓曾玉珊的母親有些不太能接受孩子的相貌,卻讓曾玉珊的父親心疼不已。

孩子的樣子被鄰居們看到后,都大吃一驚,有熱心鄰居說,這是不是撞邪了?要說是生病,村裡可沒人聽說過有這樣的病。

沒什麼文化的兩口子思來想去,認為有些道理,便到處打聽哪裡有大師,最後也不知從哪裡請來了一位大師,在家裡又唱又跳后,說是已經驅走了邪魔。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孩子的病症越來越嚴重,而他們兩口子也被那個招搖撞騙的大師騙了一筆錢,這事兒被村裡有點文化的人聽說后,到他家去,直說他們兩口子糊塗。

Advertisements

曾玉珊的父親

這孩子明顯是生病了,應該趕快帶到醫院去檢查,這時曾玉珊的父親才醒悟過來,帶孩子上了醫院。

九十年代末期,農村醫院乃至縣城的醫院的醫療資源和技術都是有限的,兩口子也沒有更多的錢,帶孩子上省里或市裡的醫院去檢查。

便到了縣裡最好的人民醫院給孩子做了檢查,檢查結果是:沒有找到病因,但發現曾玉珊的智力在嚴重退化,從一個七歲孩子的智力已經退化到了兩歲多的孩子。

並且孩子的身高體重都在萎縮,讓本就個子不高的曾玉珊看起來更加的小。

身體瘦弱,體型佝僂,皮膚臘黃乾裂,頭髮也掉得,光了半個頭,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樣,讓曾玉珊的母親對她開始產生了一絲嫌棄。

父親曾曉鴻看出了妻子的表現,但卻沒有理會,只是成日的帶著孩子到處尋醫問葯,原本日子就過得捉襟見肘。

父女倆的出租屋

現在給孩子看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不說,連病因都沒找到,最後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個結果。

而且這個孩子看起來已經是要死不活的了,曾玉珊的母親覺得,再這樣下去只會是一個無底洞。

便與曾玉珊的父親商量:「要不我們別治了,孩子看起來已經活不長了,等她走了,我們再重新生一個吧」。

曾玉珊的父親是無論如何都要治孩子的,這孩子從小是他帶得多,想著女兒幼時的可愛模樣,他怎麼能忍心,就這麼放棄了。

兩口子因為此事,意見不和大吵了一架,後來,曾玉珊的母親可能是在經過深思熟慮后,向她的父親提出了離婚。

曾玉珊的父親出奇的沒有挽留,由於家裡只有一個病孩子,也沒什麼要爭奪的東西,這個婚離得消無聲息。

病中的曾玉珊

為救女兒,父親吃出胃癌

曾玉珊的父親在與妻子離婚後,便帶著曾玉珊一起外出打工,一邊做工,一邊到處打聽哪裡能治這種病。

實在找不到病因,曾玉珊的父親就找醫生給開一些葯,希望能延緩她的衰老,但這種葯特別貴。

另一方面,由於曾玉珊只有一兩歲的智力,父親在做工時,只能將她綁在背上。

但這樣一來,那些出價高的工地都不會要一個隨時要背著孩子幹活的工人。

找不到高價工,曾玉珊的父親就只能接受一些臨時的低價工,有時甚至連低價的臨時工也沒找到時,曾玉珊的父親便帶著她去撿垃圾。

恢復后的曾玉珊

不管是打工還是撿垃圾,只要掙了錢,曾玉珊的父親從來不用,全攢著為女兒買葯,父女倆的日常吃食,便是撿些別人吃剩的或是直接在垃圾堆里撿來的。

如果當天沒能從餐桌上撿到別人吃剩的東西,而是從垃圾堆里撿來的東西,曾玉珊的父親會仔細的挑出裡面最好的、最乾淨的給女兒吃。

自己在實在沒有吃的時,就撿些腐敗的爛菜葉子或者別人倒掉的餿飯菜來吃,要是哪天能撿到足夠父女倆一起吃的新鮮飯菜時,就是父女倆最開心的日子。

另外,曾玉珊的父親也發現,一旦哪天吃的飯菜比較新鮮時,女兒會表現出開心的表情,有時甚至會搖搖小手。

這一發現讓曾玉珊的父親,幾乎每天都會背著孩子,到一些餐館的後院等著,看能不能討得一些新鮮點的飯菜給女兒。

病中的曾玉珊

而這些經歷,對於一個只有兩歲智力的孩子來說,她是沒有任何印象的,她甚至記不得父親的長相。

曾玉珊的父親為了她的智力不要退化的太快,除了給她吃藥也會每天想著法的跟曾玉珊說話。

但大多時候,曾玉珊都沒辦法向自己的父親有任何回應,那時的曾玉珊總是一副呆傻的樣子。

生活的不易與曾玉珊病情的毫無起色,讓她的父親長期性的處於憂鬱中。

為了給曾玉珊治病方便,父女倆一直租住在一間破舊的小單間里,單間里有一張舊得快垮掉的床,水泥地面異常潮濕已經霉變。

房間內半空中掛著一些晾衣繩和不知道從哪裡接撿來的是電線,曾玉珊的父親總是白天背著孩子找工做,然後乞食。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