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酗酒如命!88歲老戲骨抱憾離世「對兩個殘疾兒子有愧疚」 58年婚姻有淚水:在天堂與妻子相會
朱旭是著名表演藝術家,從藝近70年,參演過《非這樣生活不可》、《時間的罪人》、《高爐火化》、《帶槍的人》等一百多部話劇。
他年近60歲踏入演藝圈,憑藉幾十年的演戲功底在影視界橫空出世,出演30多部影視劇,囊括了華表、東京國際電影節等多項影帝。
Advertisements
在《變臉》、《洗澡》、《刮痧》等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影片中,以及《末代皇帝》、《似水年華》、《大宅門》等電視劇中,朱旭都演繹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Advertisements
而朱旭的妻子宋鳳儀也是一位知名演員兼編劇,朱旭晚年參演的傳記《夕陽紅中話朱旭》就是她的妻子所寫,描述了朱旭細膩而又坎坷的一生。
1957年,兩人登記結婚,攜手走過了58年的婚姻生活,背後埋藏了無數的心酸與淚水。
為了藝術奉獻一生的兩人,一生有兩個遺憾,彌留之際最為抱歉的就是,始終愧對兩個失聰的兒子。
01
1930年的春天,朱旭出生在遼寧瀋陽的一戶普通家庭,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他一歲就和家人一起搬到了北京生活。
Advertisements
他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聽京劇,每次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上一張京劇唱片放進「話匣子」里,然後坐在板凳上聽得非常入迷。
於是從那時候起,一顆藝術的種子就此種下了。
為了接受專業的訓練,朱旭1949年考入華北大學文工二團(一年後改名為中央戲學院話劇團),而就在這時候,宋鳳儀也進入了這間學校,成為同系不同班的校友。
朱旭比宋鳳儀小2歲,兩人從小家庭條件相差較大。
宋鳳儀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父親是做生意的,家裡比較有錢。
其實她一開始並不叫宋鳳儀,只是她小時候喜歡錶演,但那個時代拋頭露面不太好。
Advertisements
在她14歲的時候,參演了獨幕劇《父歸》,但是她又不敢讓父親知道這事,於是改了名字。
當時她正好在看《三國演義》,其中有一句「書中有鳳儀亭」,所以她便取名宋鳳儀。
戲劇的是,宋鳳儀後來跟朱旭談起這件事的時候,朱旭便會問她:
「你怎麼不起名貂蟬?」
不過這些都是他們結婚之後的事情,兩人在大學的時候,還發生過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
當時條件不好,好久都吃不上一頓肉,而朱旭就想著在哪兒去弄點肉吃。
Advertisements
當時學校里有一條狗,朱旭想著把這條狗帶進教室里,然後把它弄成狗肉吃。
可誰知那條狗很喜歡朱旭,不管朱旭怎麼打它,它都不還手,還跟他好,最後狗的嘴角被打出血了,還蹲在朱旭面前流著淚舔舐傷口。
最後肉沒吃上,還把自己給感動哭了。
那時候朱旭喜歡喝兩口小酒,有時候是有酒沒有下酒菜,身上就幾顆花生米,然後他就將一顆花生米掰成四瓣,一口酒一瓣花生米,一顆花生米喝四口酒。
Advertisements
當時還是同學的宋鳳儀看了都忍不住笑出聲,雖然兩人平時經常見面,但說話的機會並不多。
1950年,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兩人被同時安排進話劇團,在團里舉行田間地頭和工廠巡迴演出時,朱旭總是被安排出演龍套角色,什麼「匪兵乙」啊,有時候甚至演一顆樹,幾個小時不能動。
那時候的朱旭是學校里當之無愧的帥小伙,長得高,鼻樑挺,雖然出演的都是龍套,但也吸引了不少愛慕的眼光,其中就有宋鳳儀。
朱旭被調到演員組之後,便經常和宋鳳儀一起搭戲,他們總是被安排到一起,在各地巡迴演出,一來二去宋鳳儀徹底喜歡上了這個長得帥又有才的朱旭。
Advertisements
1952年,兩人又同時進入人民藝術劇院。
有一天兩人在一起逛操場的時候,朱旭突然對宋鳳儀錶白說:「我喜歡你」
可是等了好久,宋鳳儀都沒有說話,可能是覺得來得太突然,而且這麼直爽的表白方式讓她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於是朱旭為了緩解尷尬,隨即又對她說:
「沒事,你可以考慮幾天再回答」
剛等朱旭說完,宋鳳儀就說了一個「好」字。意思就是答應了和他在一起。
就這樣,兩人從校服走到了婚紗。
1957年的12月,當時人民藝術劇院專門停課一天,給朱旭和宋鳳儀在內的三對戀人舉行了婚禮,學校還送了他們一張帶抽屜的書桌和幾張板凳。
那時候的婚禮很簡單,禮物也簡單,但是有學校的同學和老師們祝賀,又顯得十分熱鬧,特別有紀念意義。
然而,兩人婚後的生活並沒有一帆風順,反而充滿了心酸和淚水。
02
兩人結婚後的第二年,宋鳳儀便生下了大兒子,但當時兩人都非常忙碌,朱旭剛從福建回到北京,就連夜趕去排練《星火燎原》,連回家看一眼母子的時間都沒有。
宋鳳儀也不例外,剛生下孩子就去參加了《花開萬古香》的集體創作,戲劇的是,當時宋鳳儀抱著孩子演出的時候,甚至忘了手裡還抱著一個孩子。
等到工作人員喊她:
「孩子掉地上了」
宋鳳儀這才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兩人對待工作都太認真,在拍戲之前要做大量的準備,拍戲的時候又處於忘我的狀態,這也導致他們忽略了對孩子的照顧。
時間一天天過去,宋鳳儀又生下了第二個孩子。
但是慢慢的他們發現大兒子到現在都還不會說話,而且父母說什麼他都像沒聽見一樣,於是他們抱著孩子到處去尋醫問診,跑遍了整個北京都沒有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