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大一次?研究曝「每天排便這次數」最健康:罹慢性病風險降低
大家都是多久排便一次呢?一項最新醫學研究揭示,排便頻率不單單可以用來當作辨識腸胃健康的指標,和生理狀況和整體健康狀況更是息息相關。
(圖為示意圖/iStock)
Advertisements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這份刊登在《細胞報告醫學》(Cell Reports Medicine) 的研究,深入探討了排便頻率異常與人體健康的關聯性。研究團隊蒐集了大量健康成年人的生物資料,包含腸道微生物組成、血液代謝物質以及生活作息等多項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當排便習慣出現異常時,腸道內的細菌會改變其代謝模式,原本負責分解膳食纖維的益生菌,會轉向分解蛋白質,進而產生多種有害物質。
(圖為示意圖/Shutterstock)
Advertisements
其中3-indoxyl sulfate(簡稱3-IS)這種毒素不僅會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還會在體內引起發炎反應,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變化不只會破壞腸道環境,更會隨著血液循環流遍全身,對心臟、肝臟及腎臟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特別是長期便秘的民眾,體內的3-IS含量明顯較高,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增加慢性腎病及老化相關疾病的風險。
(圖為示意圖/V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