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太戳心!多子女家庭裡,願意站出來「幫父母養老的人」...大多落得如此下場
坐了一會,他們又開始對飯菜指指點點,說鹽太多、油太多,對母親的健康不利。最後,他們留下了一點錢、和營養品,但話中語氣依然帶刺,好像老林會「貪」這些東西似的。母親對來看她的幾個孩子感恩戴德,嘴裡不停說著好話。
Advertisements
事實就是如此,老林被母親徹底忽視,好像他做這些、都是理所當然。其他幾個孩子只不過偶爾看看、留點東西,卻成了「客是遠來香」。老林的故事不是特例,他們往往出於對父母的愛和責任感,毫不猶豫地承擔,可一腔熱血換來的,卻是兄弟姐妹的冷漠、父母的偏心以及各種無端的指責,確實讓人覺得非常難受。
三、學會當惡人
要怎麼擺脫這個困境,就要學會當惡人!這麼說的意思不是不照顧老人,只是,孝順不是愚孝,沒必要太百依百順,也沒必要太當好人。相反的,你要學會當「惡人」。親兄弟就該明算帳,你要照顧可以,兄弟姐妹就應該坐下來商量,確認每個人在養老中的責任和義務。其次,制定一個詳細的「贍養計劃」,把照顧老人的日常事務、醫療費用、居住安排都列出,這不是斤斤計較,而是必要的防禦措施,先小人後君子。
Advertisements
另外,也要破除孝順就是「全聽老人的話」的迷思。很多老人其實也挺自私,面對子女的付出,總有種我養了你、就理所當然的想法。什麼都答應的結果,就是老人覺得你很容易、可以做更多。最後,在老人還在時,討論老人過世的遺產分配問題,就應該硬氣點,拿出一種「我付出了,就要有回報」的態度,並不是真的索討什麼,而是讓大家明白,你付出的才是最多。
反正,你怎麼做都會被指責有錯,不妨硬氣一點,指責反而會少。這也是「人善被人欺」的心理作祟,不那麼「善」了,不好欺負了,就沒人指責了,大家覺得說得對嗎~
參考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