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不能狂灌水!營養師公開「10大喝水傷腎行為」 早上一習慣「心梗風險狂增」:很多人都在犯
明明有喝水卻總覺得口乾舌燥?可能是你的飲水方式出了問題。專業營養師指出,許多人每天雖有補充水分,卻仍感疲倦、口渴,甚至出現代謝異常,主因就是誤觸了「喝水地雷」。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根據《CTWANT》報導,營養師高敏敏揭露10大錯誤喝水習慣,恐讓腎臟超負荷、血液濃稠化,還可能提高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圖片來源:翻攝自 高敏敏 營養師|臉書
Advertisements
1.每天喝不到1000cc
首先,每天攝取水量若不到1000c.c卻渾然不知,容易導致精神不濟、新陳代謝減緩,甚至引發多種疾病。建議依體重3%至4%計算每日補水量,並分次飲用。
2.過量飲水造成反效果
過度補水同樣有害健康,可能稀釋體內電解質,引發低鈉血症,長期下來恐造成腎絲球硬化。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3.體質特殊、或有特殊疾病卻喝太多水
心衰竭、肝硬化、洗腎患者需要謹慎控制飲水量,建議以「前一天尿量加500至700ml」為準。
圖片來源:翻攝自 高敏敏 營養師|臉書
Advertisements
4.用礦物質水取代白開水
許多人偏好喝礦泉水,但電解質濃度過高反而加重腎臟負擔。
5.第一杯水太晚喝
起床醒來後,若拖延第一杯水的時間,血液濃縮度提高,恐增加腦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起床後先在床邊休息片刻,再喝下250ml溫開水。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