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們注意!一個不起眼的「做菜習慣」 可能會害全家人骨質疏鬆

一提到骨質疏鬆,很多人先想到的就是「補鈣」。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家裡的一個烹調習慣,恐怕會讓全家人骨質疏鬆!


Advertisements

我們的骨頭外面、是一層堅硬的殼,包裹著裡面的骨小梁(一種海綿狀的骨組織)。健康骨骼的內部結構類似海綿,支持身體和保護重要器官。在骨頭的代謝過程中,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骨組織被溶解吸收,又有相當數量的骨組織生成,兩者的平衡維持骨的穩定性。一旦骨頭的生成小於其溶解吸收,骨頭組織就會慢慢變細、變稀甚至斷裂,造成骨質疏鬆。


Advertisements

「骨質疏鬆」是一種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疾病,中老年女性骨質疏鬆問題尤其嚴重。在中國,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50歲以上人口骨質疏鬆症盛行率為19.2%;65歲以上人數達32.0%,其中男性為10.7%,女性則高達51.6%。更嚴峻的是,調查發現,中國低骨量人口龐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


中國40~49歲族群低骨量率達32.9%,其中男性為34.4%,女性為31.4%。骨質流失通常會悄悄發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骨質疏鬆的加重,會有背部疼痛、駝背、變矮等症狀,還容易發生跌倒、骨折。骨質疏鬆導致的跌倒和骨折,對老年人來說是個很致命的問題。其中,股骨骨折尤其危險!


Advertisements

而廚房常用的調味料鹽巴,可能在不知不覺、害得大家骨質流失。怎麼說呢?不少人習慣炒菜時、習慣多放兩匙鹽。然而,鹽吃多了要經由尿液排出體外,排出同時還會把一部分的鈣給帶走,增加骨質流失的風險。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相當於6克鹽),就會損失40~60毫克的鈣。攝取過量的鹽,意味著會帶走更多的鈣。


Advertisements

如果需要排出的鈉太多,鈣又「不夠用」,就只能從骨頭中「搶」。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鈣流失,增加骨質疏鬆風險。不少研究顯示,鈉鹽的攝取與髖部或椎體骨密度降低有關。正因如此,建議骨質疏鬆症患者低鹽飲食,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老年人不超過5克。


2016年數據顯示,中國人均每日食鹽攝取量是9.2克。2019年,《柳葉刀》發布了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因飲食問題引發的死亡率、在全球處於第二,其中一個原因是「鹽吃太多」。大家攝取鈉約80%來自家庭廚房,日常生活中,建議從幾個方面做起: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