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陽生」,冬至過後,養生牢記「四忌四宜」 :早看早準備

常見的溫補食物有很多,我們要根據自己身體的性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我們可以選擇肉類羊肉和牛肉,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利於益氣養血,對於緩解冬天出現的手腳冰涼和血液循環不暢等問題具有積極影響。

我們在選擇溫補食物時,還要選擇一些蔬菜,搭配肉類食物,這樣才能更加全面。

Advertisements

在製作這些溫補食物時,一定要注意烹飪方法,最好選擇低鹽低脂的烹飪方法。

有些人認為冬天多吃一些辛辣的食物,能夠讓身體更快的溫暖起來,我們可以適量食用一些辛辣食物,但注意攝入量和搭配方法,食用過多可能會導致上火和便秘。

我們在選擇溫補食物時,應注重食物的性味和營養搭配,以達到陰陽平衡,調和氣血的目的。

第二宜:靜養

Advertisements

靜養有助於保存陽氣,減少陰氣的耗散,從而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當然,這不意味著我們完全不進行活動或運動,我們應該在不勞累的前提下進行適量運動,活動自己的筋骨和脈絡對身體有積極影響。

我們建議選擇一些柔和的運動,可以在室內進行瑜伽或打太極等運動,這些運動既能促進血液流通,還能幫助我們緩解壓力。

靜養還需要我們做到休息充足,保持夜間充足睡眠時間,同時順應自然規律,調整自己的作息,最好在同一時間起床和睡覺。

第三宜:保暖

Advertisements

在這個時節,天氣會變得比較冷,身體受到寒冷侵襲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我們要注意防護和保暖,避免這些寒氣入體。

如果天氣異常寒冷,最好減少外出活動,如果需要外出活動,一定要將自己的頭部頸部保暖起來,同時添加一些厚衣服來禦寒防風。

在室內時也要注意保暖,最好保證家中的溫度適宜,我們可以採取一些取暖設施,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用電的取暖設施。身體內部的保暖則可以通過飲食調理來實現。我們可以多吃一些溫熱性質的食物。

第四宜:調神

Advertisements

太過寒冷的天氣,容易讓人們產生抑鬱的情緒,如果自己無法調節這種負面情緒,可能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在這個時節,調節神志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們本身無法調整自己的情緒,要及時向外界求助,可以與家人或朋友進行溝通和交流,如果家人和朋友無法幫助我們調整情緒,及時諮詢專業的心理醫生。

平時在家中還可以進行一些減壓方法,來幫助我們減輕壓力,緩解負面情緒。我們可以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也可以通過聽音樂或閱讀來排解負面情緒。

Advertisements

這些能夠降低心率,血壓等生理指標,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有助於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和諧。

綜上所述,冬至養生牢記「四忌四宜」,這四個方面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冬至養生的完整體系。

通過這些方法,我們能夠有效度過冬至,我們在家中還可以進行一些保健活動,這些活動既能養生又非常方便。

三、冬至家中保健小方法

Advertisements

我們可以多晒晒太陽,《黃帝內經》:「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陽光是比較充足的陽氣,我們通過曬太陽,能夠吸收到天地陽氣。在家中,可以選擇陽光充足的時段,尤其是中午,打開窗戶或到陽台,讓陽光直射背部。

背部的穴位經脈非常豐富,我們通過陽光照射經脈,可以有效調節氣血,使經脈通暢,這對我們的身體也有一定積極效益。

而且本身這種活動還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對於促進機體所需微量元素有積極影響。

我們在家中可以穴位按揉,調和氣血。

Advertisements

這項保健方法其實非常簡單,我們只要確定了穴位進行按揉就能調節氣血。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溫陽散寒,益氣補腎功效的穴位進行按揉,如太溪穴、合谷穴、膻中穴、神闕穴、大椎穴等。

每天早晚堅持按揉這些穴位,能有效緩解身體疲勞,增強免疫力。艾灸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它能溫通氣血,扶正祛邪。

在睡前可以泡腳以助睡眠,這個方法不僅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我們驅寒。

對於容易手腳冰涼,怕冷的人群,可在泡腳水中加入生薑、艾葉等溫陽散寒的中藥材,以增強效果。

冬至養生不僅關乎身體健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智慧。讓我們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用溫暖的心態和科學的養生方法,迎接每一個美好的明天。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