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卵巢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末期了」! 醫痛心提醒「6大徵兆就該檢查」:常被誤以為壓力大
懷疑卵巢癌,需要做哪些檢查?
1、婦科雙合診/三合診
醫生通過觸摸了解子宮、卵巢的大小、形態、活動度及有無盆腔腫塊或結節。這是基礎但重要的檢查。
2、影像學檢查
(1)盆腔超音波(已婚女性首選經陰道超音波)可觀察卵巢結構、血流信號,發現腫塊。根據腫塊特徵,如囊性、實性、混合性,有無乳頭、分隔,血流是否豐富紊亂,初步判斷良惡性傾向。
(2)當陰道超音波發現卵巢有囊實性腫瘤,專科醫生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判斷腫瘤有惡性風險,需通過CT、MRI或PET-CT檢查評估腫瘤範圍、分期,並制定手術規劃。
3、腫瘤標誌物檢測可作為輔助檢查手段幫助醫生綜合判斷病情。
4、病理檢查是確診「金標準」。通過手術或穿刺獲取組織樣本,在顯微鏡下由病理醫生最終確診癌的類型(上皮性、生殖細胞、性索間質)和分化程度。
Advertisements
目前卵巢癌的治療策略是怎樣的?
卵巢癌治療強調規範化、個體化、多學科協作(MDT)。核心手段包括:
1、手術治療
(1)全面分期手術
適用於早期患者(疑似I期和II期)。核心是完整切除腫瘤,進行全面探查、活檢(包括腹腔沖洗液、腹膜多點活檢、大網膜切除、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以精確分期指導後續治療。
(2)腫瘤細胞減滅術
中晚期(III期、IV期)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目標是儘可能徹底地切除所有肉眼可見的病灶(理想減瘤術:殘留病灶小於1厘米;滿意減瘤術:小於1厘米)。手術範圍通常包括全子宮雙附件切除、大網膜切除、闌尾切除(尤其粘液性癌)、轉移灶切除(如腸管、脾臟、膈肌部分切除等)。手術的徹底性是影響預後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Advertisements
2、化學治療
(1)術後輔助化療
絕大多數上皮性癌術後需要化療(除極少數極早期IA期低危患者),以清除可能殘留的微小病灶。標準方案通常以鉑類(卡鉑/順鉑)聯合紫杉醇為主,每3周一次,共6療程。
(2)術前輔助化療
對於評估難以達到滿意減瘤或身體狀況暫時無法耐受大手術的中晚期患者,可先進行數個療程化療,待腫瘤縮小、腹水控制、患者狀態改善後再行手術(中間型減瘤術)。
3、靶向治療
Advertisements
(1)PARP抑製劑
對於攜帶BRCA基因突變或存在同源重組修復缺陷(HRD)的患者,在完成初始手術和化療後(達到完全或部分緩解),使用奧拉帕利、尼拉帕利等PARP抑製劑進行維持治療,能顯著延緩複發,延長無進展生存期,甚至改善總生存(OS)。這是近年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2)抗血管生成藥物(如貝伐珠單抗)
可用於晚期患者的一線聯合化療及維持治療,或複發後的治療。
4、內分泌治療
主要用於某些低級別漿液性癌或子宮內膜樣癌等激素受體陽性患者的維持或複發後治療。
5、放療
應用相對局限,主要用於某些複發轉移灶的姑息治療或特殊類型(如無性細胞瘤)的輔助治療。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順義婦兒醫院婦科醫師 王清萱
編輯 | 劉家碧
來源:s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