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時間公布!「這時間入睡」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 70歲後「睡覺做到4點」:太早睡也不好
有很多老年人,可能看完新聞就去睡了,晚間新聞的時間大家都知道,也就是晚上7點到7點半,換句話說,基本8點之前就睡了,在很多人看來,早睡是一個好習慣,但問題是,8點之前就睡,這是不是太早了呢?
早睡,往往意味著要早起,要不睡眠就是過度的了,對於老年人而言,最佳的睡眠時間是7個小時,就拿晚上8點睡來說,睡夠7個小時,意味著早上3點-4點這個區間就要起床了。
3點-4點,太陽沒有回來,天還沒有亮,如果是夏天,那還好點,必定氣溫有那麼高,可是到了冬天,氣溫非常低,這個時候起床是非常痛苦的,更重要的是,由於氣溫偏低,很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縮,血壓急劇飆升,這個時候,是非常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
Advertisements
2021 年 11 月,英國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會旗下的《歐洲心臟雜誌-數字健康(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 期刊發表了一篇題為《加速度計衍生的入睡時間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英國生物樣本庫隊列研究》的研究論文。
此研究共納入88,026名英國被試者,其中包括 51,214 名女性(58.2%)和 36,812 名男性(41.8%),平均年齡為 61.43 歲。研究人員通過腕帶加速度計收集了這些被試的睡眠開始時間和醒來時間的數據,還收集了關於年齡、性別、睡眠的規律程度、自我報告的睡眠時間類型、吸煙情況、身體質量指數 BMI、有無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等一系列信息。然後,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平均時長為 5.7 年的隨訪,發現有 3172 名(3.58%)被試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這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當中,有 43% 在凌晨及更晚睡,38% 在晚11~12 點間睡,而僅有 15% 在晚 10~11 點間睡,4% 在晚 10 點前睡。
Advertisements
示意圖來源:《海岸村恰恰恰》劇照
在排除了混雜因素後,研究人員得出了結論:入睡的時間點和心血管患病風險呈現「U」型關係。晚上 10~11 點睡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小,太早太遲睡覺都會增加患病風險,凌晨(12 點)及更遲入睡患病風險最高。
可見,晚上如果在10點之前就睡,看似是早睡,看似沒有熬夜,其實對健康同樣沒有好處。
Advertisements
醫生提醒,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70歲,對於老年人而言,睡眠更加至關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科學的睡眠,會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反之就會對健康造成傷害。過了70歲,睡覺要盡量做到這4點。
第一,過了70歲,不要吃飽了馬上去睡覺
有很多老年人,睡覺時間更早,他們往往吃完飯馬上就要去睡了。
想想看,剛吃完飯,即便吃得不多,食物也依然停留在胃內,這個時候去睡,由於平卧位,很容易導致胃內食物的反流,當食物反流到食管里,容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另外,吃完飯馬上去睡,容易影響到食物的排空,大量的食物一直停留在胃內,很容易影響到睡眠,導致睡不踏實,容易早醒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