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大量上市!這種蔬菜「一旦發苦」快吐掉 毒性堪比砒霜「直接進ICU」
最近門診連續來了好幾個「吃瓜」吃進醫院的病人,不是說吃西瓜太涼,也不是拉肚子那麼簡單,而是吃了那幾種「原本不該苦」的瓜類!
Advertisements
一吃下去,嘴巴發麻,胃裡翻江倒海,接著就是劇烈嘔吐、腹瀉,有的甚至血壓飆升、肝腎功能衰竭,嚴重的進了ICU。這不是普通的食物中毒,而是「葫蘆素中毒」,毒性真的不比砒霜輕。葫蘆素,學名叫Cucurbitacin,是一類天然毒素,廣泛存在於瓜類植物,比如黃瓜、絲瓜、苦瓜、櫛瓜、瓠子。
Advertisements
它本來是植物自我防禦的一種機制——抵抗蟲害、病菌。正常情況下,這些瓜都是經過人工培育,毒性已經被大大降低,問題就在於:有些瓜由於品種混雜、環境脅迫、種子退化,可能重新「激活」葫蘆素。說白了,一旦條件變了,它就變成了「毒瓜」。苦味,是最大的信號!
Advertisements
正常的瓜類咬一口,應該是清爽、淡淡的甜味,一旦你嘗到明顯的苦味,別猶豫立刻吐掉!最嚴重的一個病人,是個中年女性,家裡種了幾棵瓠瓜,那天炒了一盤,吃下去覺得有點苦,但想著自己種的、沒打農藥,就沒在意。兩個小時後,她開始劇烈腹瀉嘔吐,整個人脫水乏力,送來時電解質紊亂,腎功能已經受到影響。好在及時,住院一周才慢慢恢復。
她問我:「醫生,我吃的是我自己種的瓜,怎麼會有毒?」我說:「你種的更容易出問題。」為什麼?因為家庭種植環境不穩定,溫度忽高忽低,水分控制不均,遇到乾旱或病蟲害刺激,植物就會合成大量葫蘆素,苦味就這樣來了。
Advertisements
現在市場上有些瓜是雜交種,有的育種水平參差不齊,甚至有商販拿觀賞用的葫蘆種子、當食用瓜種來賣,你買回去種,長得再好看也不能吃。你可能想問:「苦瓜不是本來就苦嗎?那它是不是也有毒?」苦瓜的確含有葫蘆素,但品種是專門馴化過的,人體是可以適應那種苦味,且苦瓜的苦味來自特定成分,它的葫蘆素含量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我們平時吃的黃瓜、櫛瓜、瓠子,這些原本是甜口的瓜,一旦發苦,幾乎可以肯定是含有異常量的葫蘆素。葫蘆素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劇烈嘔吐、腹瀉、脫水、肝腎損傷,嚴重者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比如頭暈、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老鼠實驗中,葫蘆素的致死劑量非常低,跟砒霜的毒性相當。雖然人不至於吃一口就死,但體質敏感、吃得多、沒有及時處理,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