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大量上市!這種蔬菜「一旦發苦」快吐掉 毒性堪比砒霜「直接進ICU」


另一個病人是個健身達人,講究「自然飲食」,喜歡生吃蔬菜。那天,他直接把一根「有點苦」的黃瓜當零食啃,結果幾小時後進了急診科,吐得人都脫水。檢查結果一看,典型的葫蘆素中毒。好在年輕恢復快,但他說:「我以後再也不亂吃苦瓜了。」我說:「這不是苦瓜,是苦的黃瓜。」這種認知的混淆,是很多中毒事件發生的根源。


Advertisements

新鮮≠安全,天然≠無毒。只要是苦的瓜類,不論是生的、熟的、自種的、買的、自己炒的、別人送的,都別心存僥倖。如果癥狀輕微,比如只是嘴裡有點麻、輕微腹瀉,可以多喝水觀察;如果反覆嘔吐、腹瀉不止、頭暈、心慌、乏力,一定要儘快去醫院。不要指望「拉拉就好了」,因為毒素可能已經影響到肝腎。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婦這些抵抗力弱的人群,更容易中毒加重。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切一小片,輕輕咬一口,只要嘗出苦味,就吐掉。


Advertisements

千萬不要加熱「去毒」!葫蘆素耐高溫,煮熟了也毒。

我見過有人說:「我炒過、燉過,煮了一小時應該沒事吧?」抱歉,別拿命去試。夏季瓜類大量上市,也是葫蘆素中毒的高發期。這種中毒不像細菌感染、能透過加熱殺死,也不是農藥殘留、能用清水洗凈,它是瓜本身產生的毒素。你看不見它,聞不到它,只能靠舌頭去判斷。


所以我一直跟家人說,買瓜一定要正規渠道,別貪便宜買來路不明的瓜,尤其是那種個頭奇大、顏色怪異、品種沒見過的,寧願不吃也別冒險。不要相信「苦的更養生」這種說法。葫蘆素不是保健品,是毒素,它沒有任何「排毒養顏」、「抗癌功效」,反而可能「害你進醫院」。


只要記住一句話:「苦的瓜,不吃。一旦苦,立刻吐。再好看,再新鮮,再天然,只要苦,就別入口。」尤其是瓠瓜、櫛瓜、黃瓜這些本不該苦的瓜類,一旦發苦,基本都含有超標葫蘆素。人這一輩子,吃瓜的機會太多了,但別把命也吃進去了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