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吃了!加熱3分鐘「產生數十億塑膠顆粒」 許多人還天天吃「多器官正在受損」

人體糞便中已經能夠檢測到9種微塑膠。而腸道疾病患者的糞便中的微塑膠顆粒是健康人的1.5倍。

●肺臟

據估算,一個兒童每年吸入的微塑膠顆粒可達3.5萬至4.5萬個。

為了減少我們個人微塑膠進入體內的風險

Advertisements

生活中,這幾件事要少做!

01盡量少用微波爐加熱塑膠器皿

雖然許多號稱「食品級」的塑膠器皿,但在微波爐的加熱條件下依然會釋放塑膠顆粒。

02盡量少用塑膠製品來盛裝食物

上述研究中也指出,相對微波爐加熱塑膠器皿來說,用塑膠器皿盛裝食物或冷藏食物塑膠顆粒釋放要少很多,但也還存在釋放的情況。

03盡量少用免洗餐具

包括一次性塑膠杯、塑膠水杯、塑膠吸管、一次性餐具及打包盒等。

外出用餐或外帶等盡量少用一次性餐具、包裝盒,避免加熱的食物和塑膠製品接觸。

Advertisements

04塑膠製品用完不要亂丟

塑膠瓶、塑膠袋,別亂丟,垃圾分類放到指定的垃圾桶裡,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避免微塑膠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

提醒

Advertisements

一定要購買品質合格的餐盒,在選購和使用塑膠餐盒時,除了要注意餐盒因衛生狀況不良、受到微生物污染

以及餐盒中的化學物質,可能會遷移到食品中

從而影響食品安全外,還需關注以下問題↓↓

選購提示

1.看包裝:購買餐盒時,應選擇包裝完好的產品,注意生產日期及保存期限,避免選擇超過保存期限的產品,以防有細菌、黴菌。

2.看標識:應看清是否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通用安全要求》的要求標識產品名稱,材質,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繫方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適用時)等內容。

3.看外觀:應選購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的餐盒,盡量選擇沒有裝飾圖案的無色透明產品。

4.聞氣味:可先聞一聞有沒有異嗅、異味,正常的餐盒應是無臭無味的,使用有味道的餐盒盛裝食物可能會影響食品安全,應避免購買和使用。

來源:科普中國、健康時報、市說新語、湖北質檢


長期累積下來對身體的損害很大!注意了!


來源:騰訊新聞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