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亂吃!天天吃一營養品「竟致肝損傷」 世衛組織警告「一過量就危險」:很多人當養生聖品

簡單來說,只要我們看一看美食,就能在幾秒鐘內激活肝臟的粒線體。


這種看+吃都有效的食物到底是什麼?

這種食物就是草莓


Advertisements

究其原因,就是草莓富含尿石素A,尿石素A能夠活化粒線體的自噬能力和再循環能力。


而且草莓的香氣是由超過360種揮發物組成,這些揮發性的化合物也有活化粒線體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更震驚的是,活化粒線體的效果不僅如此,嗅覺刺激做對了,還具備防癌、抗衰的效果。 《鳳凰名醫說》邀請到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胡永生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內分泌科張燕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營養科李纓主任,為大家帶來了一套十分詳細的激活線粒體抗衰、防癌的技巧,嗅覺刺激、運動、食物,為大家帶來了一套十分詳細的激活線粒體抗衰、防癌的技巧,嗅覺刺激


名醫團為你帶來活化粒線體頂級方案

1嗅覺刺激,活化粒線體,讓神經元重生

第一步就是透過刺激嗅覺來讓神經元重獲新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胡永生:

Advertisements


神經幹細胞存在於腦室下部,平時處在休眠狀態,透過嗅覺刺激,就能夠活化神經幹細胞,使它轉變成新的神經細胞,進而減緩大腦老化、增強認知能力。

202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我們如果在臥室裡加入一種香味,每天刺激嗅覺2小時,6個月之後,認知能力就能提高226%。


Advertisements

這個香味怎麼選擇呢?想獲得香味刺激,最好不要使用鮮花,因為花粉有可能會造成呼吸道問題。


建議選擇香薰,或在床頭擺放可以散發香味的水果,例如橘子、佛手柑、陳皮等橙類水果。這些水果含有的揮發油具有強烈的香味,不但能活化神經細胞新生,還能發揮抗氧化的作用。

但是,天天聞一種味道也不行,神經領域嗅覺訓練權威專家艾圖格·阿爾通達格教授,為大家製定了一套最有效的嗅覺訓練方案。


Advertisements

方案使用4種或12種氣味(精油)進行8週訓練,具體步驟為:

✔️初級嗅覺訓練:尤加利、檸檬、丁香、玫瑰

✔️高級嗅覺訓練:薄荷醇、百里香、橘子、茉莉花、綠茶、佛手柑、迷迭香、梔子花

✔️嗅覺訓練包含交替聞到氣味10秒,在不同氣味之間留出10秒的間隔

每天訓練兩次,每次5分鐘。建議大家在早上早餐前和晚上睡覺前進行嗅覺訓練。


2.這種飲食方式,激活粒線體


這種食物是最近風靡全球的北歐飲食中的“頂樑柱”,它是富含脂肪的魚。


Advertisements

北歐飲食是一種新型的飲食方法,也有人認為它屬於“新地中海飲食”,2022年的研究證實,北歐飲食能夠增強粒線體功能,減少氧化壓力對粒線體的傷害。


Advertisements

而北歐飲食的精髓在於:新鮮、天然、道地。事實上,他們的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深海魚。深海魚一般都富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它們是健康優質的脂肪來源。

另外,這種飲食方式和地中海飲食最大的差別就是,北歐飲食更傾向於使用芥菜籽油。


芥菜籽油中大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含量可達60%以上。這些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優化粒線體膜的結構和流動性,讓粒線體膜上的各種蛋白質和酵素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進而提高粒線體產生能量的效率。


小編也為大家準備了一個既包含深海魚又包含芥菜籽油的食譜,大家可以試試看。

芥菜籽油香煎鮭魚

【食材】

鮭魚1塊(約200 克),蒜2瓣,芥菜籽油2湯匙,檸檬1/2個,黑胡椒碎1/2茶匙,鹽1/4茶匙。

【做法】

1.將鮭魚洗淨,用廚房紙巾徹底擦乾表面水分,防止煎製時濺油。在魚的兩面均勻撒上鹽、黑胡椒碎,醃製15分鐘,讓調味料充分滲透進魚肉,提升風味。

2.熱鍋,倒入2大匙芥菜籽油。當油微微冒煙時,將醃製好的鮭魚放入鍋中,以中小火煎製。煎製過程中不要急於翻面,待魚皮煎至金黃酥脆,能輕鬆晃動時,再翻面煎製另一面,大約每面煎3-4分鐘,具體時間根據魚塊的厚度調整,確保魚肉內部熟透且保持鮮嫩。

3.在煎魚的同時,將蒜末放入鍋中,用底油煸炒出香味,使蒜香融入芥菜籽油中,進一步提升香味。擠入1/2顆檸檬的檸檬汁,檸檬汁的酸性可以中和魚肉的腥味,增加清新口感。

4.出鍋裝盤:將煎好的鮭魚盛出裝盤,淋上鍋中剩餘的芥菜籽油和檸檬汁即可。


說完了飲食,還有哪一種運動能夠活化粒線體呢?


3.這種運動方式,激活粒線體

近幾年,很流行把運動分為不同等級,從最輕鬆的第1區(zone 1)到相當激烈的第5區(zone 5),甚至還有第6、7區。


最近在歐美和中國台灣運動界,非常流行第2區訓練(zone 2 training),據說這種運動是提高線粒體功能的最佳運動,所以大家趨之若鷯,連專業運動員都將80% 的時間花在這種運動上。

那麼,第2區訓練究竟是什麼?為何能引發無數人的追捧?

小編查閱資料後發現,所謂的第2區訓練,其實就是健走、慢跑、騎腳踏車、騎動感單車,或是打乒乓球、打排球等比較輕鬆的有氧運動,這些運動的速度不是太快,運動的強度也不是太大,剛好可以充分運作線粒體的有氧呼吸,卻又不會啟動無氧呼吸,因此不會產生過多,這正是它的原因。


如果持續在不會產生乳酸的狀態下進行運動,就能鍛鍊全身的粒線體,提升產能,讓身體更健康。反之,如果高強度運動佔比過大,長期來看,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這是因為過度運動可能會誘導細胞凋亡。



來源:鳳凰大健康

編輯:毛虎



來源:騰訊網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